为啥勤快的爸妈能培养出的是“懒”孩子?我可算知道答案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如果爸爸妈妈勤快的话 , 那孩子一般都比较懒;
如果爸爸妈妈都比较懒的话 , 那么孩子就比较勤快 。
我和我表妹就是典型 。 我妈作为家里的老大 , 凡事儿都得操心 , 做事稳准快 。 我呢 , 就特别懒 。 能坐着就不站着 , 能躺着就不坐着 。 别人能干的事 , 自己绝对不插手 。
我小姨是家里的老小 , 凡事儿都有哥哥姐姐宠着帮着带着 。 我表妹比我小10来岁 , 小小年纪极其懂事 , 过年在自己家打扫完卫生 , 还跑来我家帮我爸妈打扫卫生 。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觉得《有限管教》这本书给我提供了答案 。
为啥勤快的爸妈能培养出的是“懒”孩子?我可算知道答案了
文章图片
《有限管教》的作者是日本人三谷宏治 。
三谷宏治是谁呢?他是日本波士顿咨询公司前合伙人 , 还是日本金泽工业大学虎之门研究生院教授 , 著有《经营战略全史》《传达力》等书;同时他还是三个女孩的父亲 。
这样一位理性的父亲 , 通过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 总结出未来需要的人才的特质 , 然后把管理公司的经验用于育儿 , 培养出三个独立自信上进的孩子 。
回到我前面说的问题 , 是什么原因造成爸妈勤快孩子就懒这种现象呢?
想让孩子独立 , 父母首先要人格独立
如果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可以独立生活的成年人 , 那么首先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先长大 , 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 , 这样可以给孩子做榜样也可以放手让孩子做好独立的准备 。
父母人格独立了 , 接下来在育儿中 , 就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
而在育儿中 , 父母的作用有两种——帮助和支持 。
帮助型父母
是在孩子遇到做不到的事儿时 , 父母全部代为完成 。
支持型的父母
会尽量让孩子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儿 , 如果孩子还是完成不了 , 那么父母会教会孩子完成的方法 , 最终还是让孩子能够自己完成 。
为啥勤快的爸妈能培养出的是“懒”孩子?我可算知道答案了
文章图片
勤快父母和懒孩子这种模式 , 难道不是因为父母是帮助型父母吗?
父母因为觉得麻烦 , 觉得孩子还小 , 觉得自己干比孩子干的快 , 所以全部帮助孩子完成 。 导致孩子不会做家务 , 不会理财 。
这也正是书名《有限管教》的意义 , 父母做的东西有限 , 那给孩子提供的就是无限的发挥和成长空间 。
让孩子独立生活是父母最后的教育投资
很多人对于毕业是留在北上广还是回老家摇摆不定 。
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 , 他们到底去哪 , 大部分取决于父母的教育 。
很多家长会以种种原因不让孩子考到外省去上大学;
孩子去了外地 , 又担心孩子不会做饭 , 天天吃外卖怎么行?
家里没钱让孩子在大城市买房;
……
家里有这样想法的父母 , 孩子理所当然会选择以家为原点的生活方式 。 在家乡工作 , 在家乡结婚 , 在家乡买房 , 有一个稳定的工作 。
这种选择不是不好 。 可能是因为孩子不够独立 , ta不得不这么选 。
是谁的原因导致孩子不会做家务;
是谁的原因导致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没兴趣;
是谁的原因导致孩子不敢尝试呢?
是父母的教育方法 , 教育理念 。 让孩子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 是父母对孩子最后的投资 , 也拓宽了孩子能走的路 。
就如同龙应台告诉她儿子安德烈:孩子 ,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 , 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 , 而是因为 , 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 , 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 , 而不是被迫谋生 。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 , 你就有成就感 。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 , 不剥夺你的生活 , 你就有尊严 。 成就感和尊严 , 给你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