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教育误区,父母一定不要踩,可惜很多人不当回事儿

家庭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 人们开始明白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 。 但是 , 由于经验与专业理论知识的不足 , 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常常存在着一些误区 。
家庭是孩子最好的课堂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
3个教育误区 , 父母一定不要踩 , 希望你没中招!
3个教育误区,父母一定不要踩,可惜很多人不当回事儿
文章图片
1、用钱贿赂孩子 , 觉得这是激励
“贿赂孩子”和“激励孩子”是不同的 。
3个教育误区,父母一定不要踩,可惜很多人不当回事儿】孩子本来就表现良好 , 因为认可他的努力而给他奖励 , 是一种犒赏和激励 。
我见过不少贿赂孩子的家长 , 比如“只要你这次考试都能及格 , 就给你买iPhoneX”、“你今天要是能练半小时钢琴 , 我就付你50元钱”......
这样用钱和孩子做交易 , 等于在用实际行动向孩子示范 , 怎样没原则地使用钱 。 我能理解家长的无奈 , 但是这样做只能暂时刺激孩子改变 , 将来孩子会变得欲壑难填 。
让孩子知道做好自己的事是对自己负责 , 而不是为了钱 , 有些事即使得不到钱的回报 , 也应该做好 。
3个教育误区,父母一定不要踩,可惜很多人不当回事儿
文章图片
2、只重视能力而轻视习惯
一个好的习惯一旦养成 , 对一个人的人生的影响非常巨大 。 千万要重视习惯对人的影响 ,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产生质变的 。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者 , 父母是怎样的人 , 远比为孩子做什么重要得多 。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行为期待着您的奖励、不良的言行需要您的矫正与约束、错误的行为表现需要您给予必要的惩罚、身边的各种现象需要您给他评判 。
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需要家长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培育 。
3个教育误区,父母一定不要踩,可惜很多人不当回事儿
文章图片
3、恐吓孩子
“恐吓”的根本目的就是想让孩子听话、听从 。 但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纯粹地让孩子“听从” 。
我们生儿育女 , 并不是为了培养一个“完全顺从父母、完全听话”的“玩偶” , 而且孩子并不属于父母 ,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 有着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 , 孩子绝对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 而我们更不能为了让孩子“听从”而对孩子进行“恐吓” 。
如果你发现孩子不乖 , 可以用这些方法替代恐吓: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不肯好好吃饭:请将“吃”的责任交给孩子 , 不恐吓不责骂 , 给孩子规定时间 , 不吃了就收掉 , 让孩子意识到 , 自己不吃饭爸妈再也不会追着喂 。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喜欢拖作业、赖床不肯上学:那就给孩子规定时间 , 时间到了无论作业完成与否准时上床 , 早上无论刷牙换衣服与否就让孩子出门 , 让他们接受老师、同学的评判强过你的说教 。
3个教育误区,父母一定不要踩,可惜很多人不当回事儿
文章图片
父母的一言一行 , 无论美丑善恶、高尚卑俗 。 都会深深地在孩子的脑海里扎根 , 直接影响他深信的发育和成长 。 所以 , 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家庭做起 , 应该从家长做起 , 从自我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