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改变父母的言行,孩子才可改变

熊玲:改变父母的言行,孩子才可改变
文章图片
父母这句“我都是为了你好”你们怎么看?
熊玲:改变父母的言行,孩子才可改变
文章图片
父母以为 , 只要我们付出了 , 你就应该有出息 。 只要儿女幸福 , 我们忍饥挨饿都行 , 只要儿女成器 , 我们做牛做马也甘愿 。 却不知 , 这样的付出与牺牲 , 纯是他们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 和想要回报的潜意识愿望 , 但是以“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意识行为 , 硬塞给孩子的恩情 。 他们也不知 , 这恩情犹如一座大山 , 孩子背不起也还不清 。
他们更不清楚 , 孩子的焦虑、拖沓、逃课逃学逃避现实责任等 , 都是因大脑塞满了“现实复杂、未来残酷”的忠告 , 是孩子心力承受不了“高期望”的妥协 。
父母那伟大的牺牲里 , 充满了窒息孩子心灵呼吸的煤气 , 或者说 , 父母以“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完美之爱 , 扼杀着孩子本该有的快乐 。
虽然我们相信 ,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 , 父母无意伤害孩子 。 我们只能说 , 伤人的爱 , 是长辈们无意识的罪恶 。
熊玲:改变父母的言行,孩子才可改变
文章图片
说父母无意识的罪恶 , 一点不过 。 许多父母本身就存在严重的人格问题 , 只是不自知而已 。 意识上他们肯定想儿女好 , 行为上也的确为儿女所做 。 可他们的做法 , 整个是变相的独裁暴君 , 或变相的救世英雄 , 将他们自己的意愿强迫性要求他人接收 。 结果总是 , 孩子要么感到畏惧 , 感觉被控制;要么感到内疚 , 感觉无能 。
孩子若有堕落 , 那一定在表明心理出现了早衰 。 猜想他的身后 , 也一定是缺氧的高压环境 。
所以我想说:父母的牺牲 , 与其说是大爱 , 不如说是另类暴力 , 一种迫害孩子天性、个性的暴力 。 他们对孩子的教育 , 是怀揣美丽的善心 , 干着有损童心的恶劣事情 。
熊玲:改变父母的言行,孩子才可改变
文章图片
如果孩子将来有扭曲的人格 , 过着不幸的生活 , 我不能不说是父母无意识犯下的恶行 。 或说 , 是父母的人格缺陷种下的恶果 。
假如父母们能清醒过来 , 恶果不至于代代相传 。
假如父母们能先有改变 , 孩子的日子会好过起来 。
熊玲:改变父母的言行,孩子才可改变】有些父母很顽固 , 总是认定孩子的“怪行”不跟他们有关 , 总想寻求怎么改变孩子的良策 , 你跟他讲“改变父母的言行 , 孩子才可改变” , 他会瞪大眼睛指责你是怪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