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如何养孩子?中医中的“养子十法”,沿用千百年,值得学习

作为家长 , 我们经常从古代经典中寻求养子教子的智慧和方法 , 但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 , 作为同样博大精深的中医医药学 , 也有独特的育儿实用经典 。
这就是著名的“养子十法” 。
古代人如何养孩子?中医中的“养子十法”,沿用千百年,值得学习
文章图片
“养子十法”沿袭千百年 , 流传甚久 , 最早记载“养子十法”的宋代陈文中所著的《小儿病原方论》 , 是中医儿科医学中关于小儿抚养保育内容的重要经验总结 。 对于现今家长育儿有重要意义 , 值得学习 。
古代人如何养孩子?中医中的“养子十法”,沿用千百年,值得学习】这十法就是:1、背要暖、2、肚要暖、3、足要暖、4、头要凉、5、心胸要凉、6、勿小儿令见非常之物、7、脾胃忌寒凉、8、儿啼未定 , 勿使饮乳、9、勿服轻粉朱砂、10、勿过度洗浴 。
古代人如何养孩子?中医中的“养子十法”,沿用千百年,值得学习
文章图片
一者背要暖
后背是诸条阳经运行之处 , 重要的肺腧在后背 。 小儿在夜晚睡觉时 , 风寒之气极易从背愈穴侵入 , 导致背部受凉 , 进而生病 。 因此在夜晚睡觉时 , 一定要为孩子及时添置衣物 , 做好背部的保暖措施 , 不要让孩子后背受风 。
二者肚要暖
肚腹是人体消化器官脾胃所在之处 , 中医认为肚无热肚 , 温则行 , 寒则凝 。 肚腹部多热都不算热 , 只有肚腹温暖 , 脾胃才能正常运转 。 肚腹寒冷则会导致脾胃运转失常 , 进而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或厌食呕吐等症状 。
古代人如何养孩子?中医中的“养子十法”,沿用千百年,值得学习
文章图片
三者足要暖
脚是人体接触地气最频繁的地方 , 因此中医认为寒从足下起 , 而脚底有众多穴位与身体的各个部位器官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 足部保暖尤为重要 , 小儿以及家长 , 一定需要注意 , 要保持足部温度 , 受凉常会引起感冒发热等疾病 。
四者头要凉
头无凉头 , 多凉的头都不算凉 。 而头部是阳经聚集之处 , 阳气旺盛 。 小儿头部不宜太温 。 虽然可以减少头部包裹穿戴 , 但头部作为身体最高处 , 高处不胜寒 , 因此头部是最容易着凉受风的地方 , 带娃的家长需要注意 , 在居家或外出时尽量避开风口 , 防止当风直吹 。
古代人如何养孩子?中医中的“养子十法”,沿用千百年,值得学习
文章图片
五者心胸要凉
心胸部为血液循环之处 , 血液流转产生热量 , 心胸过热会导致心火旺盛 , 轻症口干舌燥面腮红赤 , 重症惊掣啼叫 。 因此心胸部不需要覆盖过多衣物 , 小儿睡觉时可适当减少 。
六者勿小儿令见非常之物
小儿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 身心不够完善 , 对于没有见过的人、家禽走兽 , 或者忽然地发出的声响等外界刺激没有心理接受准备 , 容易导致惊吓而引起抽搐 。 而惊吓症是小儿多发病中最重要 , 也是大人最容易忽视的症状 。 大人不宜以逗笑为名 , 用新奇玩具或发出怪异声响来吓唬小孩 。 需引起注意 。
古代人如何养孩子?中医中的“养子十法”,沿用千百年,值得学习
文章图片
七者脾胃忌寒凉
除了保证外部肚腹温暖 , 进入脾胃的食物药物也需要注意寒凉 。 小儿脾胃喜温而恶寒 , 在饮食方面尤其需要引起家长重视 , 很多家长自己喜欢吃冷饮 , 顺带也会给孩子吃点 。 亦或是孩子喜欢吃 , 就一味放纵 。 殊不知冷饮食物却害了孩子脾胃受凉 。 小儿用药也需要注意多用温性药 , 避免或减少寒凉药物的使用 。
八者儿啼未定 , 勿使饮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