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叛逆的孩子:家庭氛围决定孩子的模样

教育是一场修行 , 唯有父亲不缺席 , 母亲情绪稳定 , 才能培养出一个健康、阳光的好孩子 。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
当家庭中出现了缺席的父亲 , 同时就会出现焦虑的母亲 , 最终养育一个失控的孩子 。
确实 , “丧偶式”育儿屡见不鲜 , 母亲将自己的感情和注意力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 , 孩子在夹缝中喘息 , 最后变得失控和叛逆 。
家庭的本质的“爱” , 教育的本质是“规矩” 。
在家庭中 , 感性的妈妈会教会孩子什么是爱、理性的爸爸则教会孩子什么是规矩 。
所以 , 引领孩子从家庭步入社会 , 爸爸的责任往往大于妈妈 。
但在很多家庭中 , 爸爸忙于事业和工作 , 几乎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 , 甚至以工作忙为由 , 来推脱自己的责任 。
而妈妈不得不承担大部分教育孩子的责任 。
所以现在大多数家庭的现状都是:
“缺席的爸爸、焦虑的妈妈 , 不听话的孩子” 。
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 不作为的爸爸越来越被边缘化 , 焦虑的妈妈越来越强势 , 孩子越来越辛苦 。
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叛逆的孩子:家庭氛围决定孩子的模样
文章图片
爸爸缺席 , 孩子难以拥有完整的人格 。
心理学认为: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孩子能否成为独立的人 , 而父亲则是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 , 关系到人格形成 。
如果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长期缺席 , 很容易导致孩子性格、情感的缺陷 。
调查发现 , 没有得到父亲足够关心的孩子 , 更容易焦虑、孤独、自卑、叛逆等性格和行为问题 。
这些人被称为“缺乏父爱综合征” 。
在电视机《隐秘的角落》里 , 朱朝阳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
朱朝阳的父亲婚内出轨 , 和母亲周春红离婚后 , 马上就和另一个女人王瑶再婚 , 生下了女儿朱晶晶 。
在朱朝阳的眼中 , 父亲缺席了他人生中所有重要时刻:考中学、生日、探望爷爷奶奶......
朱永平除了给钱之外 , 对朱朝阳的生活很少过问 , 就算是儿子得了全校第一 , 他也是从牌友中无意间听回来的 。
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叛逆的孩子:家庭氛围决定孩子的模样
文章图片
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仅是一个陪伴者的角色 , 他还是建立孩子安全感 , 塑造孩子性格的领路人 。
但父亲重组家庭后 , 朱朝阳的世界里父亲只剩下背影 。
也正是因此 , 朱朝阳的信念崩塌 , 最终误入歧途 。
最后父亲为保护儿子而死的那一刻 , 才真正意识到 , 自己对儿子的忽视多么严重 。
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叛逆的孩子:家庭氛围决定孩子的模样
文章图片
汤加辉老师说过:
父亲的缺席 , 会让孩子失去一些社会秩序、处事规范、行为准则等人生观教育机会 。
母亲的焦虑 , 让孩子难以幸福 。
父亲缺席的后果 , 是母亲开始焦虑 , 紧接着就是家庭的分裂 。
之前有一则新闻 , 四川眉山一位妈妈 , 因责怪女儿不好好吃饭 , 45秒内掌握3岁女儿9次 。
在这短短45秒呢 , 她多次扇打孩子的脸、背、手 , 甚至好几次将孩子打倒在地 。
最后被当地妇联约谈 , 甚至被多个部门教育训诫 。
多年以后 , 小女孩或许会忘记这件事 , 但妈妈带给她的那种恐惧和阴影 , 却可能伴随她一生 。
其实这位母亲 , 原来并不是这样 。
她崩溃的来源 , 是父亲长年累月的缺席 , 导致情绪积压崩溃 。
当一个妈妈一天24小时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 , 生活的重心完全围绕孩子和家庭 , 遇到事情没有人商量只能自己扛 , 长久下去 , 焦虑和怨气没有出口 , 只能靠打骂孩子来泄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