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心理学故事告诉我们:给孩子立规矩,没有惩罚,就没有进步( 三 )
文章图片
四、“破窗理论”揭示真相:破例一次就会让规矩化为泡影
案例
得寸进尺的瑞瑞
家长给瑞瑞立有“每天只能看一集动画片”的规矩 , 严格执行了两个月 。 有一天 , 瑞瑞央求妈妈多看一集 , 因为他那天生病 , 在家休息 。 妈妈答应破例一次 。
但是 , 瑞瑞得寸进尺 , 此后频频要求破例 , 如果妈妈不答应 , 瑞瑞就哭闹:“上次可以 , 这次为什么不可以?”妈妈理亏 , 只好答应 。 不到一周时间 , 规矩就化为泡影了 。
分析
破例即作废
1982年 ,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威尔逊和乔治?凯林通过实验得出“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 , 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及时修理 , 有人就会去破坏更多的窗户 , 甚至会闯入建筑物内纵火 。
“破窗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家长的任何破例都相当于打破了一扇窗户的玻璃 , 给孩子做出了极坏的示范 , 最终导致规矩作废 。
策略
规矩是底线 , 不容商量
俗话说“国有国法 , 家有家规” , 家庭规矩必须拥有国家法律的地位 , 必须严格执行 , 否则规矩就形同虚设 。 更可怕的是 , 当孩子将规矩视同儿戏 , 长大后也不会对法律有所敬畏 。
文章图片
五、“热炉效应”提醒我们:缺少惩罚手段 , 规矩就不会被孩子严肃对待
案例
无法无天的阿坚
阿坚是个5岁男孩 , 幼儿园的“小霸王”、小区里的“闯祸精” 。 为了约束他 , 爸爸给他制订了多达30条的家法 , 白纸黑字地贴在客厅的墙上 , 时刻提醒他不要胡来 。
阿坚知道爸爸拳头的厉害 , 轻易不敢破坏规矩 , 但真的不小心犯了错 , 他也有办法逃过惩罚 。 他的撒手锏是爷爷 。
只要爸爸要惩罚他 , 他就马上给爷爷打电话 , 他知道 , 爸爸最怕爷爷 。 时间不长 , 贴在墙上的家法就被揭下来扔进了垃圾桶 。
分析
“世不患无法 ,
而患无必行之法”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热炉效应” , 意思是说 , 在一个组织中 , 规章制度只有像一个烧红的铁炉子 , 谁触碰都会被烫伤 , 这样的规章制度才会被尊重 , 才能有约束力 。 爸爸会立规矩 , 却不能实施惩罚 , 规矩当然形同虚设 。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曾语重心长地说:
“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 , 这是不言而喻的 。 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 , 孩子必须管教、必须惩戒 , 必须让他知道 , 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的 。 ”
古语说得好 , “世不患无法 , 而患无必行之法” 。 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 惩罚能让孩子切身体会到什么可以做 , 什么不可以做 。
策略
立规矩不可或缺的四个原则
“热炉效应”形象地阐述了惩罚的四个原则 , 为家长立规矩和执行规矩提供了路线图:
首先是警示性:铁炉火红 , 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烫手 , 一触碰就会灼伤人 。
所以 , 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 , 时刻警告孩子 , 以免孩子忘记或轻视惩罚的严厉性 。
其次是一致性:只要你敢触碰热炉 , 肯定会被灼伤 。
家长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 , 规矩是严肃的 , 只要违反 , 一定会被惩罚 , 认错、讨饶、搬救兵都没用 。
再次是即时性:当你触到热炉 , 立即就被灼伤 , 不可能拖延 。
家长惩罚犯错的孩子 , 必须孩子犯错或家长发现的第一时间进行 , 不要拖泥带水 , 以免孩子产生侥幸心理 。
最后是公平性:不管谁触碰热炉 , 都会被灼伤 。
- 奶奶每天给3岁的孙子读故事,孩子的变化,让父母赞叹佩服
- 看完小包子的故事,我才知道父母的“分寸感”对孩子到底多重要
- 电影《白鹤亮翅》|电影《白鹤亮翅》讲的是什么故事 《白鹤亮翅》主演剧情是怎样的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又莽撞让人头大,心理学家却说:这是好事
- 宝宝总是放屁?新手妈妈对此不太了解,就是这五个原因,别搞错了
- 凝珠|【急救故事】险!婴儿误食洗衣凝珠
- 让4岁的孩子开口讲故事,如果方法对了,可能并不是一件难事
- 二胎相差几岁最幸福?不是传言的3岁和5岁,心理学家做过分析
- 海关战线|《海关战线》讲述了什么故事 《海关战线》剧情梗概
- 《悬崖之上2》|《悬崖之上2》是原班人马吗 《悬崖之上2》讲的是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