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可以拿别人跟自己孩子比较,只不过在对比时,这些“坑”别跳

在生活中、网络上 , 像“
不要拿别人跟自己孩子比较
”这类的建议、分析可能早就被太多家长看烦了也听烦了 。
父母可以拿别人跟自己孩子比较,只不过在对比时,这些“坑”别跳
文章图片
甚至有可能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抗拒 。
不是自己孩子说啥都行 , 真等自己遇到了还未必会怎样呢……
如果你有这种反应也不用担心什么 , 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反应——往往我们也会在被建议、被要求不要做什么时 , 就会莫名产生一种“我非要做”的心理 。
这种心理现象被心理学家分析是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由决定自己行为、想法、态度的意志 , 但是当人们觉得自己的这些意志受到了威胁 , 就会产生要夺回的动机 。
父母可以拿别人跟自己孩子比较,只不过在对比时,这些“坑”别跳
文章图片
这就是“心理抗拒” 。
不仅仅只是这类事情 , 在生活中当我们需要被迫接受某些观点、要求的时候 , 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反应——越是不让我们做什么 , 我可能就会越想去做 。
如果我们理解这个了 , 其实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不要给孩子进行“比较”了 。
作为父母 , 我们在向孩子进行“对比”的时候通常选择的对比对象都是那种“别人家孩子”级别的 。
父母之所以要这样对比 , 最为常见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些对比能让自己的孩子对现有的习惯、态度、认识等等做出改变 。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 , 父母还真的容易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 , 也不管孩子有什么实际困难 , 只是一味希望孩子能够做到怎样的程度 , 甚至有的家长还会给孩子管束一种达到同样程度是很容易的事情 ,
只要能照着人家的做法去做就行了
……
这种情况下孩子不爱听、听不进去还算好的 , 很多孩子还会变本加厉 , 并固执己见地不做任何改变 。
父母可以拿别人跟自己孩子比较,只不过在对比时,这些“坑”别跳
文章图片
往往遇到这种事情时多数父母会陷入失望、恼火的泥淖 , 并增加、强化了对孩子的负面评价 。 只有少数父母能够意识到是自己选择的对比对象不合适或者是自己的表述、要求存在不足 。
而这些问题往往才是导致对比失败的关键原因 。
对比时有些“坑”别跳 。
清楚“对比”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很关键的 , 如果父母搞不清楚这些而只是拿“最好”的来跟孩子对比往往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 所以我们先要搞清楚有哪些“坑”不要跳 。
父母可以拿别人跟自己孩子比较,只不过在对比时,这些“坑”别跳
文章图片
1、一味地只是注重“结果” , 没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
例如拿来对比的对象我们只是知道他们“成绩好” , 而对好成绩是如何得到的仅仅只是用“很努力”“很拼”等等泛泛的总结 , 这样的对比对孩子而言没有任何价值 , 因为比完了他们即便是也想要那个好成绩 , 却并不知道该怎么做 , 这样的对比就失去价值了 。
所以对比时我们自己要先搞清楚这些拿来做对比的参考对象 , 他们是怎么做的 , 怎么想的 , 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 如果遇到某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等等 。
只有我们了解清楚了才能够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给出具体的且孩子也能做到的建议 。
2、对比是用来“启发”的 , 而不是用来约束的 。
这就是上面说的“心理抗拒”问题 , 如果我们在对比中更多是侧重让孩子了解一些问题可以怎样解决、一些事情可以怎样做 , 而不是剥夺孩子的自主选择权 , 约束、要求孩子必须如何去做 , 那么就可以有效降低孩子“心理抗拒”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