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产后,如此保健添忧愁

在坐月子期间,很多人以为喝鸡汤、吃得精、睡软床是保健的好方法,可妇产科专家却提醒说——
产后|产后,如此保健添忧愁
文章图片
喝母鸡汤促乳汁分泌
王女士的乳房较小,怀孕后,时不时轻轻按摩乳房,希望乳房能随着腹中宝宝的长大而变大,为产后多分泌乳汁奠定基础 。
可到生产时,王女士的乳房也没增大多少 。对此,她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听说生小孩后要多吃母鸡,以供给产妇丰富的营养,促进乳汁分泌 。于是,生下孩子后,她就亟不可待地大吃炖母鸡,大喝炖母鸡汤 。
分娩后两天,王女士用甘甜的乳汁,宝宝吃得饱饱的,吃完便满足地酣睡下去,这让她喜不自禁 。可是到了第三天,她看着宝宝吃力地吮吸着乳头,乳燕般的小嘴离开乳头后,不时好像在找寻着什么,还哇哇地啼哭不止 。
宝宝的啼哭牵动全家人的每一根神经,家人请医生为宝宝检查 。医生仔细检查和详细询问情况后,说产后过早地吃炖母鸡,妨碍了乳汁分泌,宝宝没有吃饱奶因此哭闹 。
“啊,原来会这样!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女士诧异地问道 。
点评:
产妇之所以在生小孩后开始分泌乳汁,是因为分娩后产妇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大大降低,使得泌乳素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和维持乳汁的分泌 。由于母鸡及其卵巢、蛋衣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会使产妇血液中雌激素的浓度升高,从而妨碍脑垂体对泌乳素的分泌,不但不能催乳,反而使泌乳素的功能减弱或发挥不出来,造成产后乳汁分泌不足、乳汁稀少甚至回奶 。
而吃炖公鸡的作用就恰恰相反 。公鸡及其睾丸中含有一定量的雄激素,雄激素具有对抗雌激素的作用,可使产妇血液中雌激素的浓度降低,以利于发挥泌乳素的泌乳作用,促进乳汁分泌量的增加 。所以,产妇在产后应先吃一只清炖公鸡,并连同睾丸一起吃 。
产妇在产后不要急于吃炖母鸡,指的是在产后7~10天以内不吃,在产后10天左右,待乳汁分泌比较充足的情况下,才可以吃炖母鸡,促进乳汁分泌 。
产后|产后,如此保健添忧愁
文章图片
吃得好而精补养身子
婚后第五个年头,路女士才生孩子 。为了给她补养身子,尽快恢复,家人每天变着花样做美味菜肴,让她尽量吃得好,吃得精,以产生和分泌足量的乳汁,喂哺宝宝 。
大鱼大肉,高蛋白、高营养,进口高级滋补品,路女士都尽可能地多吃 。可是,没吃多久,路女士就出现消化不良,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四次拉稀,宝宝也拉过稀 。
嗷嗷待哺的宝宝,也因为路女士的乳汁不够,要添加代乳品 。
点评:
在坐月子期间营养需求量相对要比平时多,以补充妊娠、分娩期间的消耗,促进产后身体尽快康复和乳汁分泌 。这就需供给产妇充足的热量,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大量的水分和必须的矿物质 。但吃得好,食物精细,营养过度了,反而造成浪费,甚至适得其反 。
产后卧床休息的时间相对增多,活动量相对减少 。如果食物油腻过多,热量过高,过于精细,易引起消化不良 。原因是这类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都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充分消化,把它们转化成简单的、可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才可被人体吸收、利用 。
如果超出了产妇胃肠道的消化能力,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不但不能完全被吸收,达不到进补目的,还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劳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直接影响乳汁分泌 。此外,产妇摄入过量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还会导致乳汁中脂肪球增多,引起宝宝脂性腹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