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降不下来5大原因

1.血糖降不下来的原因分析有哪些?

血糖降不下来5大原因

文章插图
影响血糖降低的因素众多,涉及饮食、运动、心理、用药、监测等各个方面,具体到每个患者身上又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点 。
1.饮食控制不当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无论是Ⅰ型糖尿病还是Ⅱ型糖尿病,不管病隋轻重,有没有使用降糖药物,都需要饮食控制 。饮食控制有助于减轻胰岛负担、降低血糖、减少降糖药用量以及控制体重 。血糖轻度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单纯依靠饮食控制即可使血糖恢复正常;相反,如果不注意控制饮食,药物再好也难以使血糖保持正常 。但饮食控制绝不等于“饥饿疗法”或是严重偏食,这样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者饥饿性酮症 。
饮食治疗就是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的量(指“总热量”而不是单指“主食”)与质(指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要求既能满足身体营养所需,又能有助于血糖及体重的控制 。
2.运动量不足
运动本身就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肌糖原的分解以及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运动还有利于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降糖药物的疗效 。运动还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减少血糖波动 。因此,科学合理的运动有助于对血糖的控制 。
3.不良情绪
情绪对血糖的影响很大,紧张、焦虑、气恼、失眠、大喜大悲、过度兴奋等情绪变化会引起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释放下降,致使血糖升高 。因此,学会控制、调整隋绪十分重要 。另外,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也会引起血糖的波动 。
4.应激状态
感冒发热、严重感染、创伤、手术、急性心肌梗死或中风等应激状态,女性处于妊娠期、月经期等,可使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削弱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导致血糖居高不下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
5.选药不合理
【血糖降不下来5大原因】糖尿病患者用药应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糖尿病分型、胰岛功能状况,结合患者的年龄、胖瘦、有无并发症以及血糖谱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药物,以确保安全有效 。时下大多数关于糖尿病的医疗广告实不足信,诸如“几个疗程即可根治”的广告宣传更是无稽之谈 。事实上,目前还没有哪种对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堪称最好的特效药,用药应当个体化,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切忌盲目听信广告或偏方、秘方 。
6.用药不足或过量
药量不足导致血糖不降很好理解,不再赘述,需要警惕的是用药过量 。降糖药物用量过大,血糖降得过快太低,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反跳性增高 。此时若继续增加药量,血糖反而更高,正所谓“矫枉过正”、“物极必反” 。对于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一定要先弄清是“降糖药用量不足”还是“低血糖后高血糖”,若属后者,则晚问降糖药用量应适当减少而不是增加 。
7.药物用法不正确
降糖药种类很多,用法各异,用法不当,事倍功半 。例如,磺脲类降糖药最好于餐前半小时服用,这样药物的作用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恰好同步,从而使降糖效果达到最佳;拜糖平的主要作用是延缓糖类的吸收,应当与第1口饭嚼碎同服,空腹服药没有任何效果;再如,根据药物半衰期的不同,有的药需1天3次服用,有的每天1次即可 。
糖适平、美吡达等降糖药均属短效制剂,应当1天3次餐前服用,如果每天1次或两次口服,则很难使全天的血糖得到满意控制;而瑞易宁、格列苯脲等药物均属长效制剂,每天服用1次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