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也分“等级”了!深交所出台风险分类管理办法 触发这些情形要当心( 三 )


(二)适时增加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参与合规培训的频次,切实提高其合法合规意识及公司治理能力;
(三)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督促保荐机构或财务顾问加强对公司的持续督导,督促审计机构勤勉尽责,在相关报告中充分、客观揭示公司风险;
(四)适时向地方政府通报公司风险情况,制定风险化解方案或处置预案,避免风险外溢;
(五)高风险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评级不得为A,不享有深交所信息披露直通车资格 。深交所对其年度报告实行双重审查,并向市场公开年度报告问询函及公司回复内容 。
第三,分类等级调整时,前次评级为高风险类或次高风险类的公司原则上不得调整为正常类 。
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监管思路,《分类办法》明确对不同类别公司实施差异化监管安排,优化监管资源分配,提升监管工作的精准性 。深交所表示,《分类办法》聚焦实际控制人和董监高等“关键少数”,增加相关人员合规培训频次,督促其明规则、守底线、知敬畏,从源头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
深交所还提到,《分类办法》明确了有效使用分类监管信息的工作机制 。一是完善与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分类监管沟通协作机制,共享监管资源,推进监管协作,合力化解上市公司风险,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二是向地方政府通报有关情况,配合地方政府共同防范化解公司风险 。三是向高风险类公司通报其评级情况,强化分类评级结果对上市公司的督促警示作用,提升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
科技赋能分类监管
分类监管是落实上市公司监管要求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 。近年来,深交所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开发建设风险监测智能平台,推进监管经验与智能科技深度融合 。
《分类办法》在总结监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风险分类监管制度,是构建“人工+科技”监管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
风险监测智能平台汇集了财务数据、股价走势、股权明细、股份质押、重大投资、违规处分等多维度信息,构建的风险分类评级模型实现了对上市公司的“全面体检”,为分析评估研判公司风险提供智能辅助 。
通过分类评级模块识别风险、风险台账模块全程跟踪风险、风险动态监测模块实时监控风险,风险监测智能平台打造了多层次、立体化、全链条的风险监测体系,有效支持风险早发现、常跟踪、快处置 。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责任编辑:DF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