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下半场战事:昔日王者英特尔ARM之痛( 四 )


也就是说 , 轻装上阵的ARM能够跑得比庞大的英特尔更快 , 最终成为了英特尔的心腹大患 。
ARM已然走出了一条与英特尔不同商业模式、不同市场定位的道路 。随着PC电脑市场的饱和与移动互联时代到来 , ARM也必将向英特尔的PC端市场伸出触角 。但英特尔和X86已然是昨日黄花吗?实际情况没有这么简单 。
未来谁主沉浮?
要讲清X86架构和ARM架构孰优孰劣、谁将一统市场行业内也是争议不断 , 这其中既涉及底层RISC指令集和CISC指令集方面的技术差异 , 也涉及服务器、PC和智能移动端的不同使用场景 , 需要设计者在芯片性能、功效、能耗和应用场景上做出选择 。
技术在芯片市场重要 , 但已不是唯一衡量标准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不管是ARM还是X86 , 都在逐渐补齐各自的短板 , 不再仅采取RISC和CISC中某一种指令集 , 而是变成RISC和CISC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可以说标着RISC、CISC的CPU架构们 , 几乎没有实质上的明确差异 。
英特尔近几年虽困难重重 , 但在财报营收的变现上并不差 。根据7月24日英特尔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 , 英特尔在本季度营收197亿美元 , 净利润是51亿美元 , 同比增长分别为20%和22% 。
英特尔的10nm制程芯片虽数次“跳票” , 但其技术底蕴仍在 , 据英特尔顶级工程师表示 , 难产数年的虎湖(Tiger Lake)微架构CPU将在9月2日发布 , 它将采用FinFET结构的升级版——SuperF技术 , 能够提供更强的外延源极/漏极、改进的栅极工艺 , 额外的栅极间距 。该10nm工艺芯片的晶体管密度是台积电和三星同等级的两倍 , 大约相当于台积电7nm的密度 。也就是说 , 英特尔推出的10nm工艺效能可以等同于其他厂商7nm芯片的工艺效能 。
对内 , 英特尔开始了一系列改革 。英特尔前CEO布莱恩·科再奇一直试图将英特尔转变成为一家数据公司 , 为新数据经济提供技术基础 。英特尔传统PC业务占比已经从原来的80%下降到现在的50% , 下降的部分被数据中心业务所代替 。无论是存储、PC传统业务 , 还是数据中心这类新晋业务 , 英特尔都占据着行业顶尖地位 , 其在工业系统和自动驾驶等新市场上也都有布局 。
对ARM来说 , 除了要在技术上继续保持升级创新外 , 还需要做到生态布局上的完善:
【半导体下半场战事:昔日王者英特尔ARM之痛】上下游联动 , 构筑ARM的产业能用性 。ARM服务器芯片应该作为底层应用序列 , 满足下游厂商在服务器场景包括数据、存储、调用等方面的基础应用 , 降低客户的兼容成本 。
加速产业布局 , 建立ARM生态 。Windows/X86发展了三十多年 , 生态下应用软件不计其数 , 统一的硬件、开发和基础设施构成的壁垒是ARM攻占PC市场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
而且 , 更年轻的公司已经来势汹汹 。
8月12日 , 据路透社报道 , SiFive Inc公布已从包括SK Hynix和沙特阿美在内的投资者那里筹集了额外的6000万美元资金 。其现有投资者(包括来自英特尔公司 , 高通公司和西部数据公司的风险投资部门)也加入了这轮融资 , 目前该公司估值超过1.85亿美元 。
之所以重金支持SiFive , 是因为这家年轻的公司给了老大哥们对抗ARM的希望:SiFive在2018年10月推出的系列CPU设计图产品线已经威胁到ARM公司的收费产品 , 并且还拥有后者缺乏的64位架构产品 。ARM公司甚至不惜恶名 , 专门上线了一个网站riscv-basics.com来批判RISC-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