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发展到今天还会被卡脖子

近日,由于美国升级了对华为的限制措施,限制了华为从第三方获取芯片,这导致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疑惑 。按照华为之前的宣传,华为已经是一家高科技公司,5G技术领先竞争对手一年以上,手机已经全球份额第一,芯片规模也是世界前列 。为何美国一个禁令,就面临生死存亡问题呢?
有人说,我们有J20,有高铁,我们很多世界已经是世界一流了,当年伟人在文章中说“”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当年不怕,为什么现在我们还会被卡脖子呢?
普通视角与专业视角
普通人使用的是最终产品,看到的往往是表象 。只看最终产品华为,小米的手机不错啊,还能拍月亮,中国技术怎么就差了?
普通人看到说:“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看到的是骨气,但是忽略了,当年中国背后有一个工业化水平远比中国高,又给了156个大项目的苏联 。
如果50年代没有苏联支持,在美国的封锁下,哪来的工业化?而现在是没有苏联的 。
【为什么中国发展到今天还会被卡脖子】如果用普通人视角,只看最终产品的话,你会看到很多民国粉 。
譬如某个著名的老师在节目中说,民国就已经造万吨轮了 。
而从专业视角看,工业化不是民国时代你能造台车,造一辆船就说造车,造船技术世界一流了 。结果,所有核心零件进口,制造设备进口,材料进口 。外国一断什么都造不了 。
真正能造车,是从煤矿挖煤,从铁矿炼钢,从油田采油,从橡胶树割橡胶 。煤用来发电,钢铁能加工成零件,石油能造出来汽油,机油,油漆,塑料,橡胶造成轮胎 。你把它组装起来 。这叫你会造车了 。
在造车上面还有个生产线生产设备,煤矿挖煤,铁矿炼铁,油田采油都要有设备,都要有设备来制造设备 。
这是洋务运动说的所谓“制器之器“,现在叫工业母机 。
除了制造,还有个资源控制问题 。大多数国家不能自己解决全部材料,矿产,农产品,要买外国的,保护供应链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
中国为什么会被卡脖子
中国目前的工业水平,在部分行业可以解决从原材料到成品的问题 。食品,服装,鞋都没有问题 。
但是稍微有一点技术含量的初级工业品,即使是医用口罩,都会有喷头要进口的问题 。
再复杂一点的产品,全国产设备技术也能做,产品竞争力就不行了;高级的产品,干脆就是国产设备技术做都做不了了;最高级的,用国外的设备技术,也做不了 。
台积电做7nm的进口设备材料,中芯国际也有,但是14nm刚刚量产 。
如果中国现在被制裁,禁运,搞内循环 。面临的问题是进口设备技术材料原料没有的问题 。只能靠存货 。
生产过程,技术,材料,设备完全国产的东西,其实不太多 。
中国不只是芯片可以被卡脖子,而是大多数行业的大多数产品都可以被卡脖子 。很多工业品的高水平,是建立在进口资源,进口技术,进口设备,进口零部件之上的 。
譬如:国产手机不错啊,和苹果差不多嘛 。
但是处理器是高通的,一卡就没有了 。
换海思,指令集和架构是Arm的,用的IP模块都是国外的,制造在台积电,一卡还是死 。
内存闪存,是韩国的,一卡就没有了 。
换长江储存,内存闪存看似国产,设备,材料技术是美国的,一卡又是死 。
OLED屏幕是韩国的,一卡就没有了 。
换京东方,设备材料是外国的,一卡继续死 。
小小手机都如此,你想想那些高科技大家伙里面有多少电子元件?它们来自哪?机械零件用什么材料,什么工艺,怎么加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