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将军于报告中写道,在淞沪会战的大部分时间里,稳健的军事战略经常被政治战略所取代 。特别是不确定外国是否会干预的政治策略,迫使部队在上海牺牲惨重,几乎全军覆没,这是国家的悲剧 。由于中国国力的虚弱,它迫切需要外国援助,并且不得不做出牺牲,以证明其战斗力和抵抗的决心 。战斗结束时,尽管成千上万的中国士兵死亡只是为了表明中国准备血战到底,但他们最终的希望——西方的干预却从未发生 。
中国不是例外 。
1938年,英法德意签署《慕尼黑协定》,在捷克斯洛伐克没有到场的情况下,将其苏台德地区拱手相让给德国,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才被迫对德宣战,二战正式爆发,但英法依旧在前八个月宣而不战,使得波兰快速沦陷 。
欧战爆发后,德军以闪电战在几天之内攻下荷兰、比利时,利用马奇诺防线抵抗了一月有余的法国最终也宣布投降 。相比于几天几个月就无力支撑的欧洲诸国,中国毕竟是中国,有骨气,迁都重庆,深入内陆,苦苦支撑四年有余之后,终于等来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一天,美国立即对日宣战,中 美英苏随后结成同盟国 。
然而,这一天真是“等”来的吗?不,那是中国数千万军民拖垮了日军而换来的 。尽管日本海军一直有南进政策,偷袭珍珠港饱含冒进成分,但关键还是在于日军石油紧缺,坦克等武器无法推进,敌军亦无法在中国战场取得胜利 。
西方学界通常忽略或轻视了中国在二战中的牺牲,尽管中国在战后得到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直到近年,牛津大学教授芮納·米特(Rana Mitter) 著书《被遗忘的盟友》,才全面为中国在抗战中的贡献而正名 。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约百万的主力部队而使其无法北进苏联与德军汇合,覆灭了德国与日本打通欧亚大陆的战略合作构想 。
被遗忘,恐怕是20世纪中国的宿命 。但是,就算世界遗忘中国,国人却不该忘记这一段抗争的历史 。《八佰》片尾打出一行字,大意是,八年抗战,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 。
反战
总该有影片为3500万这个数字做一个注脚 。
如何从八年抗战中选择一场战役来呈现中国奋勇抗争的精神,是个难题 。
《八佰》找到了一个好故事,淞沪会战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苏州河两岸的巨大落差一下子就攫住了观众的目光 。南岸租界,洒着金粉一般,歌舞升平,在上海快要失守的恐慌下,瞬间渲染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氛围 。北岸仓库,断壁残垣,八百壮士(实际上四百余人)需要抵御住日军轮番进攻,为主力军撤回中原断后,也要向各国展示中国抗战到底的决心以争取国际援助 。
本片中,没有人一出场就是英雄了,许多人物带着原始的怯懦恐惧面对战争 。随着战役的升级,他们在紧急关头实现了被迫成为英雄的转变 。我绝对相信,这种拼死搏一命的“勇”会在敌军的杀戮中被激发 。只是管虎的野心过大,在《八佰》呈现出来的群像戏中,人物的性格转变多半显得匠气十足,难以仔细推敲 。
有人诟病于《八佰》情节不符合史实 。事实上,这是一个基于四行仓库之役的战争故事 。如果不是纪录片,那应该允许它有创作空间来表达这场战役,只要无碍于传达了中国的抗战精神,那种体面的宁死不屈的精神 。
令《八佰》止步于一部普通战争片的,是因为它或许只引起了观众的生理反战,后续却难以让人反思 。观看这部147分钟的长片,感动常在,但是一波又一波的抵御冲锋,加之夜晚胆战心惊的休整,让观众的情绪在高低起伏间不断转换,不免疲劳 。而在满目疮痍之中,战争的残酷自不必多言,小人物被改写的命运也令人唏嘘,可这一切,并没能让你反复思索这场战争的意义 。
-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两个娃娃》教案
-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为什么要洗手》教案
-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河马刷牙》教案
-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大公鸡》教案
-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给宝宝刷牙喽》
-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爸爸的胡子》
-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快乐的全家福》
-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下雨了》
-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我家有几口》
-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到幼儿园的方式》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