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巴特在一起( 二 )


>“不,我想让你现在念!”巴特一边说一边爬到妈妈的膝盖上 。
妈妈显得无可奈何,但是又不想在朋友面前失控,于是她极力控制着自己说:“妈咪现在不能给你讲故事,但是妈咪等会儿会给你讲 。现在我想让你回你的房间去看录象 。”
我们简直想像不出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 。巴特固执地要求道:“不,妈咪,现在给我念故事!”
我们正在想,巴特的妈妈不知道要用多少时间才能想出办法对付他,很快我们就听到妈妈说:“我会给你讲的,亲爱的 。你为什么不回去看录象?如果你是个好孩子,妈咪一会儿带你出去吃冰激凌 。你能为妈咪这么做吗?”
“是的 。”
贝齐和她周围的人打了个招呼,然后带巴特回他的房间去 。当他们走出客厅时,我们听到几个女士议论说,巴特的表现真不好 。有人用到“顽皮”这个词,还有一位女士说她从来不能忍受她的孩子这么做 。
大约两分钟后,贝齐回到牌桌上,说:“你们知道吗,他一直盼着看那本新书呢 。他很爱看书,我觉得他这个年龄的小孩喜欢读书真了不起 。”
由于大家刚看到巴特发过脾气,所以谁也不理会贝齐对他的夸奖 。
接着,根据预录的录音,大约8分钟之后,巴特又回到了客厅,他显然除了系着的浮板外一丝不挂 。他拿着书站在妈妈的椅子后面 。
一个声音说:“贝齐,我想巴特要找你 。”
“小家伙,你有毛病了?”贝齐惊叫道 。“你自己走回房间去,我不叫你不许出来 。快走!”
“可是,妈咪,你说好要给我念书的 。”
贝齐带巴特回房间去,这时桌前的人悄声议论着,说巴特的行为如何放任,说这个小辛普森简直让人不能忍受 。
最让我们感到好笑的议论是,有一个听上去年岁较大的女士说:“我当年带我儿子的时候,如果有哪个儿子在我玩儿的时候敢赤身裸体到处走,我会揪着他的小光腚回他房间,用木勺教训他 。今天的父母好像不敢定规矩似的 。”
周围的人七嘴八舌地赞同她的意见 。
【与巴特在一起】有一个年纪不太大的声音说:“巴特的妈妈显然不相信打屁股有什么用,你看,她只好自食其果了 。”
总结
巴特和贝齐的“对手戏”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就是两个人如何相得益彰,显示出巴特行为中的DQ因子 。巴特最初的举动(“给我念书”)来自于他想吸引人注意的欲望 。贝齐无意中促成了他的行为,因为没有理由可以让人相信,一个4岁的孩子能安安静静看三个小时的录象 。
最大的失败是巴特一直习惯于得到妈妈的注意 。他们俩相互作用的历史使得一旦巴特没得到他想要的注意,他就会采取行动去争取 。即使是负面的注意——严厉的警告也好,领着他回房间也好——也行,反正注意毕竟是注意 。记住DQ2#——猴的总体特点:只有他们经常处于注意的焦点时,他们才会感到自己的重要性,才会感到别人爱他 。
而等你意识到他们需要别人注意的愿望无止无休时,矛盾就会激化 。
巴特像他的大多数猴伙伴一样,可以用“一杯水”做个比喻 。猴天性要引人注意,他们会尽其所能达到目的 。每次巴特到客厅去,都是为了唤起他妈妈的注意,在某种程度上他是成功的 。但是妈妈不能完全满足他的要求,他发现回到自己的房间时水杯又空了,于是他渴求更多的注意 。每次回到女士们那里,他的水杯里装进的注意力只够维持很短的时间 。
如果你能在巴特不耐烦地看录象时进入到他的思想深处,你就会觉察到,他对妈妈给予客人的注意有一些嫉妒 。你会听到像这样的内心独白:我妈妈应该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