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软宝石在市场上成 交价值情况

透明石皮 一种很特殊的石皮,和白皮形成过程一样,也是被溪水沁浸,而被溪水带走色彩,加上田黄本身透明度高,就会形成透明石皮 。(两者的区别是,白色石皮除了色彩被带走,还由于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交换作用,表皮形成肉眼很难看出的微小白色泡泡,所以看上去是白色的石皮,而透明石皮的只是被带走色彩或泡泡很少,加上本身的透明度,就形成了透明的一层) 也有认为透明石皮是白色石皮其中的一种,也有认为透明石皮就是没有石皮(薄的透明石皮从正面看不太出来有石皮)

田黄软宝石在市场上成 交价值情况

文章插图
田黄肌理应有萝卜纹,在灯光透视下可见 。(1)象萝卜皮内层的纹理,网状而且长眼,由密渐疏 。(2)像粽粒状,如糯米粽子蒸熟后,米粒似化未化形状,有时也成条纹状 。(3)网眼较圆,又断续分散分布 。(4)如东瓜内心纹,或明或暗不规则分布 。(5)如水波纹状 。(6)基本上不见萝卜纹,仅有少数网状纹,是最上品者 。
田黄中的妙逸上品,无论是天生的贵胄还是新晋的名流,甚至不分盛世还是战乱,都是显贵高官们非要得之而后快的 。文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对田黄的钟爱则是源于价值观——即田黄所含的“六德” 。六德说的是“细、结、温、润、凝、腻”,人们在看到这样的衡量标准时,难免想到女性的种种特征 。秦时的藏家描写美妙的田黄珍品时这样说:“(其)肌理细腻,置之玻璃罩内,若甘皇后之坐鲛绡帐中也” 。
田黄软宝石在市场上成 交价值情况

文章插图
田黄属于“田坑石”,它的生成环境极为特殊,要经过“山、水、田”的三重浸润,因而它有山坑石的柔韧、稳定,也有水坑石的晶莹、纯洁,在色泽和质地上中和了“山坑、水坑、田坑”不同材质特性的美感,散发一种凝腻沉稳、温净含蓄的“温润”气质,而这种材质特性,正是田黄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 。
在今年西泠印社秋拍中,“文房清玩·印石三宝”专场竞投激烈,其中林清卿作田黄云纹薄意扁方章 517.5万成 交,每克成 交价高达15万,创单克田黄价格最 高纪录 。小小的田黄究竟有什么魅力,值得藏家为它一掷千金?
【田黄软宝石在市场上成 交价值情况】
田黄软宝石在市场上成 交价值情况

文章插图
3月19日,一场石头拍卖会在南京举行,一块高17厘米,仅一本小开本书大小,重1560克的田黄,拍出了580万元的高价 。此前,田黄的神话早已存在,2006年12月,“明17世纪田黄雕瑞狮纸镇”(经名家杨玉璇雕刻)以4167.92万元在香港拍出 。纵观数次拍卖,除却历史价值和名家雕琢手笔之外,古时的“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实为不虚 。田黄,一块普通无奇的石头,但收藏者的喜爱,稀 缺的资源,热钱的涌入把它推向疯狂的顶峰 。作为石头收藏品中的一种,田黄蕴藏着关于历史、经济的诸多掌故 。而在特定市场条件下,作为高价投资品中的一种,田黄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
从坑头溪的源头到寿山溪的下游结门潭,全长八公 里,出产田黄的土地仅为一平方公 里 。而且即便是“出产”田黄的地方,也被分之为: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 。四坂所产的田黄也有较明显的区别,上坂田的田黄质灵色淡;中坂田的田黄质嫩色浓;下坂田的田黄质凝腻,而作桐油色;碓下坂的田黄,质粗硬,色黝暗 。为什么同为从高山上滚入田中的母石,会在各坂的水田中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至今我们还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