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羞怯吗?


你的孩子羞怯吗?

文章插图
在心理学上,羞怯是一种情绪,是内心深处的胆怯或自卑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
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可能都有过羞怯的经历,只不过不同的人时间长短不同而已 。大多数人成人后就不再有羞怯心理,仍有一些成年人还摆脱不了羞怯,以致形成“社交恐惧症”,这就形成了一种心理疾病,所以应该重视孩子的羞怯体验和行为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羞怯不当回事,也行羞怯将会伴随孩子终生 。

孩子羞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大多数羞怯的孩子都伴有学习成绩差,不愿与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不主动发言,做什么事情都要父母陪伴,怕见陌生的人,在陌生人面前不知如何应对,说话爱低着头,声音比较小,爱脸红,说话办事表现出不自信等特点 。母亲大学小编总结,那些羞怯的孩子,可能跟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有关:
一是家庭教育过于严格,孩子长期处在这种紧张压抑的家庭环境中,在各种压力下孩子容易变得敏感、焦虑,甚至恐惧,慢慢地就变得羞怯了;二是长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如有些家长对孩子所完成的事,从不加以表扬,甚至在孩子完成的结果不能达到自己心目中的要求时,就会暴跳如雷地把孩子骂一顿,或总是将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拿来跟自己家孩子的缺点进行对比,这也容易让孩子变得自卑起来,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差 。
三是学校环境的影响,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人缘也好,孩子在学校表现出很自信 。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往往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批评、责备,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害怕、羞怯的情绪,总觉得比别人差,不敢与他人交往 。
四是重大的生活事件,孩子若体弱多病、身体残疾或受过重大的心理刺激,都可能使其变得易于羞怯 。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羞怯心理呢?母亲大学小编给你支招
1. 建立孩子对别人的信任
这种信任首先要由父母传递出来,也就是说,父母应该信任自己的孩子,可能他的有些话语显得很怪异,但是一定要读懂他的心思,尽量信任他,他愈被信任,就愈能信任别人 。信任是亲近的基础,如果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学得信任,他也很难真正信任别人,这也是羞怯的成因 。
2. 锻炼孩子多与人交往
很多孩子害羞是因为从小没有社交机会,作为父母,就应当带孩子走出去 。带孩子交际的场合很多,比如领孩子到亲友家中,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人,主要是让他们学习如何与别人交往 。当然,对于一个害羞的孩子来说,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起初适合在比较安全的环境锻炼他,此外,多让孩子经历被别人接纳的经验,这有助于他们树立自信,在社交上继续进步 。
3. 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自信
在特别爱害羞的孩子说话时,父母要注意用轻松的语气对孩子说,同时还要采取鼓励和赞赏的方式 。父母要多鼓励,让孩子得到肯定和表扬,对胆怯的孩子更是如此 。孩子本身就感到自卑,缺乏勇气,在做某件事之前,预见的结果总是自己不行 。如果这时给他一些鼓励,增加他的勇气,他会把事情办得很好 。
“你太杰出了”“你很伟大”这样的赞美之词,是西方的家长常常使用的词汇,他们经常鼓励孩子,因此,西方的孩子大多数都表现得比我国的孩子自信自主;而中国的家长则感到这些词语可能有些“夸张” 。西方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会是样样第一,但总有优秀的地方;而中国家长们教育孩子时,似乎总在刻意追求十全十美的境界,其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