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常识

元代钧窑瓷器釉色主要为天蓝色和月白色,带玫瑰紫色红斑的较少 。此盘造型优美,釉色鲜艳,天蓝色与玫瑰紫色交相辉映,绚丽典雅,不愧是元代钧瓷中的工细之作 。

钧瓷常识

文章插图
钧窑的釉区别于其他窑口青瓷的最 大之处,是它的釉结晶结构,呈现一定的纤维状,而纤维状结晶和玻璃状均质结晶(就是不显色部分)之间,有很大的气泡,这些气泡有不少突破釉面,造成钧窑瓷器釉面呈现橘皮棕眼状,这显然有助于光在釉面的散射,使得钧窑窑变颜色的层次感更加丰富 。
“蚯蚓走泥纹”系指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的釉痕,如同蚯蚓在泥土中游走留下的痕迹,它是钧瓷的一个重要特征 。“蚯蚓走泥纹”产生的原因较复杂,有一种说法是由于钧窑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施釉又特别厚,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在高温烧制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所造成 。
钧瓷常识

文章插图
关于钧瓷釉质呈现的外观颜色,目前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大多是以偏概全 。不同层面的专家学者对钧窑瓷器的论述基本都是“官钧瓷”的“以金属铜为呈色剂的紫红釉” 。如:“在天蓝色釉面上缀有几片玫瑰色紫红斑”或“绚丽的紫红釉遮体,颇有雍容富丽之仪”等等赞美之词成了钧瓷的代名词,仿佛钧瓷只有“官钧瓷”,没有发展过程,直接就从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 。毋庸讳言,高古瓷器由于存世量不多,研究考证确实有些困难,但这种数典忘祖、以偏概全,不客观、不公平的论述,长期以来给人们鉴藏钧瓷以负面影响,以至使一些著 名专家都“见钧不识钧”,不能不说是学界的遗憾 。笔者的窖藏钧瓷“桃形砚滴”,就被故宫博物院的知名专家判为“非钧瓷” 。
钧窑刘家门窑在北宋末期创烧伊始,就采用了厚釉工艺和满釉支烧的方法,这是对汝窑烧造工艺的学习和模仿 。厚釉工艺与素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素烧瓷片在宝丰清凉寺窑址和钧窑刘家门窑址都有大量发现 。汝窑首创厚釉工艺 。在宝丰清凉寺窑址2000年的发掘中,遗址第三阶段出土瓷片较少,绝大多数是素烧残片;在2012年至2013年的发掘中,在宝丰清凉寺遗址中发现了不早于金代的大量素烧器,占出土瓷片总量的99%,元代地层也有素烧器,且同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钧釉瓷 。钧窑刘家门窑在创烧的第 一期前段就采用了厚釉工艺,从第 一期后段开始,素烧器所占比例均达50%以上,且素烧器逐渐增多 。从对汝窑和钧窑的考古发掘来看,钧窑在北宋晚期学习汝窑的素烧厚釉工艺之后,此工艺渐渐成为两窑的主要工艺手段 。
钧瓷常识

文章插图
钧窑(Jun),宋五大名窑之一,是在建窑和耀州窑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 致 。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后世至今无人能仿造 。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 。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 。建窑,燿州窑,钧窑,作为中国传统瓷文化正宗,历史悠久的风格传承至今 。放大镜观察,蚯蚓走泥纹,用气泡一个个串连一体呈立体的爬行状,青蛙卵纹包裹卵核一摞摞正欲孵化而出 。还有牛血纹,血色深红暗沉杀气腾腾,庄重威严等,难以一一叙述 。北宋官窑钧瓷的发色和纹理大小和分布,都能做到人为控制而恰到好处,是北宋瓷艺的最 高工艺水平的体现 。这批钧瓷工艺早已失传,而窑址(汴梁)也随冰冻积水而下沉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可见当时钧瓷产生的轰动效应 。于是各地群相仿效,窑口林立,但至今仍然不得要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