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辨真伪

要说谁是宋瓷中的小妖精,那非钧窑莫属了 。钧窑明明是属于北方青瓷系统的一支,但和其他清淡含蓄的宋瓷相比,却做到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真的很不高古 。但也可能正是因为钧窑既有高古的典雅,又兼具明清的绚烂,因此无论在高古界,还是明清陶瓷史中,存在感都颇高,而且钧窑因为极 具冲击力的釉色表现,也大大降低了现代人欣赏钧窑的门槛,从这几年钧窑在拍卖会中的表现,我们就能看出,市场对这类瓷器的认可 。

钧瓷辨真伪

文章插图
在陶瓷烧造史上,传统的观点是始于唐盛于宋 。禹州钧瓷同样始于唐盛于宋 。这符合历史事实,但青瓷开始更早 。因为青瓷是花瓷、钧瓷的前身,禹州根据出土实物可以推出新结论:青瓷始于隋盛于唐,花瓷、钧瓷始于唐盛于宋,这一论断会更准确一些 。
钧瓷中的色彩,像是小彩虹一样绚烂,先人的色彩审美从未变得如此丰富,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人人也可以是冒险者 。乾隆大笔一挥写下,“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 。
钧瓷辨真伪

文章插图
钧窑是河南禹县创烧的一种瓷器釉 。据记载唐代时期曾在河南禹县的城北门内建有禹王庙,并在庙前立山门台基,命名为“钧台” 。而烧制瓷器的宋代窑址就在钧台及其附近八卦洞的周围,故有钧台窑之称,烧制的瓷器就称为钧瓷 。
钧窑瓷器的窑变是中国瓷器艺术的重要类别,因为它的存在使得中国瓷器的艺术种类更加丰富多彩,也因为钧窑窑变造就了中国瓷器艺术的鬼斧神工 。
钧瓷辨真伪

文章插图
【钧瓷辨真伪】宋民钧烧造时间很长,从北宋初年一直到北宋末年 。在河南省禹县、临汝、宝丰、郏县、鹤壁、辉县、林县、安阳、新安、宜阳、河北磁县、山西浑源、内蒙包头、浙江金华均有宋民钧窑址发现 。
唐人祥钧窑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350℃-1380℃之间,延承了传统钧窑胎质细腻,釉色绚丽夺目的特点,又结合了现代审美,器形饱满玲珑 。独特研制的玛瑙釉水在烧制后形成更加鲜明的层次感,十多种釉色绚丽多彩,周身还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流纹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