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拷问!节后A股怎么走?五大基金经理解盘来了( 三 )


接下来相对看好机械、电力设备、地产、家电等板块 。我们倾向于未来的配置应该在需求端逻辑配合下筛选行业格局较优的细分行业 。
首先,传统行业格局在持续优化 。更高胜率的领域进行筛选,PPI和社融的提升为传统低估值价值品种提供了修复的需求端逻辑 。在配置上,应该更多结合供给端,在格局较优的传统细分行业中寻找低估值修复的机会 。
过去几年,周期性行业总体的需求低迷,导致行业扩产动能下降 。2015年以后,部分周期品产量已经见顶或者上升斜率大幅趋缓 。随着供给侧改革深入,周期行业的竞争格局优化,扩产价格战风险弱化 。供给侧改革进入“剩者为王”的新阶段,行业内整合力度加大,新产能主要是龙头企业进行产能置换,从而巩固了龙头的竞争优势 。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收入和利润的稳定性增强,利润“含金量”提升 。
第二,关注具有龙头优势或者出清末期的方向 。2015年后,各个板块都出现多数细分领域的经济效益下降,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但在这过程中,部分行业竞争格局显著改善,行业开始迈入“成熟期” 。进入成熟期后的行业龙头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或有提升,进而使得经营能力、现金流状态进一步改善 。以行业资本开支、营收来刻画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选择格局较好的细分行业 。
第三,公共卫生事件过后,随着经济的持续修复,需求端将推动传统行业的景气回升 。当前库存周期主要特征体现为需求驱动的产成品去库存,且原材料可能在下一季度仍维持补库存趋势 。具体来看当前工业企业整体库存同比已降至平均水平之下,且趋于平稳,稳定在4.3%,而3月份至7月份,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逐渐回落(14.9%、10.6%、9%、8.3%、7.4%) 。据此可推断工业企业应当处于原材料补库存阶段,类似2015年上半年,当前需求改善是驱动产成品持续去库存的主要因素 。上游有色金属、中游电气机械和下游汽车制造等行业更有可能维持或者出现“价”、“量”双升的主动补库存趋势 。
A股市场长期向好
诺德基金总经理助理:郝旭东
年初以来,在全球突发疫情,各国经济持续走弱,全球股市低迷背景下,国内市场表现突出,各大指数普遍获得正收益,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以科技、医药等创新产业为主体的科创50、创业板指更是以40%以上涨幅领涨全球 。国内投资者收益明显,在2019年平均收益40%以上基础上,2020年至今股票基金涨幅中位数再次接近40%,国内市场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复杂环境下,国内经济在全球较为领先的宏观大背景 。
2020年也是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持续推动的一年,继2019年科创板推出,创业板也进行了注册制改革,同时管理层对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等持续推动,均取得明显效果,整体市场投资价值取向明显改进,年初以来公募发行数量继2019年后再次破千,年内发行份额首次突破2万亿,A股市场投资的专业化、成熟化正在进行 。
7月中旬以来,市场出现明显的震荡行情,交易量缩减,市场恐高情绪再次出现 。我们认为,经历近2年的上涨,从估值角度看,无论纵向与历史比,还是横向与海外相比,市场热度较高的符合国内经济转型方向,增长前景较为确定的医药、科技、消费三驾马车的估值确实已经不是那么便宜,但需要看到2点,
一是A股整体估值仍低,尤其是指数权重较大的,部分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顺周期品种估值基本处于历史极低位置,而这些行业的龙头仍依靠自己的管理、成本优势以及市场份额的提升而保持超越行业的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