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营造一个美好的氛围

人是环境的产物,而环境又会显现出一种氛围 。真正对孩子起作用的是这种氛围 。老师是不是具有营造氛围的能力非常关键 。这个氛围必须要有很高的文化含量,比如讲故事,这个故事如果从我们的老师嘴里讲出来就会形成一种氛围,但从一个文化品位不高、没有充分爱心的人嘴里讲出来,效果就会截然相反 。
氛围并不是教室布置得多么美好,教学器材多么高档,氛围是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 。如果老师不能散发这样的氛围,就无法吸引孩子,如果老师能够散发出这样的氛围,即使将孩子带进一座非常寒酸的小土屋里,这个小屋也会熠熠生辉,孩子的整个身心都会被老师吸引 。老师的身体的语言,老师的形象、表情,老师的讲述、对答早使这个小土屋具有非凡的吸引力 。相反,即便将屋子和器材置办得很好,而授课的老师不能营造氛围,这一切也会变成冷酷的刑具 。
老师是什么?是种植孩子内心美好感觉的土壤 。如果土壤营养丰富,庄稼就长得茂盛;如果土壤贫瘠,庄稼就会颗粒无收 。
氛围的力量永远大于教育者的力量 。孩子成长的氛围只有成人才能营造 。成人营造什么,孩子就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古人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心灵的果冻
氛围是怎样营造出来的呢?就是爱,就是智慧,就是老师所表现出来的口气、表情、身心等所散发出来的信息,是不是能够让孩子感觉到美好、祥和、关爱以及很高的文化品位……
老师作为整个场景中的一个部分,他如果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对孩子关爱了,他就有可能以一面旗帜的形象与孩子形成交流,孩子就会将他作为一个具有人性光辉的符号去爱戴,他自己也会受到人性光辉的照耀 。要是老师总是在表演一个教师的角色,他的内心就不会有更多的空间去关注孩子的心灵 。结果就是孩子配合他教学,而不是他帮助孩子成长 。
所以说,当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实际上是忘我的,是没有自我的,老师的心里只有孩子 。而当老师的心里只有孩子的时候,他就成为教室场景的一个部分了,就成为教室的环境了 。
比如说,一些成人都要教孩子懂礼貌,见了所有的叔叔阿姨都要问好,临走的时候都要说再见 。我们调查了一下,其实所有的孩子对这件事情都痛苦万分 。
但是我们又不能让孩子没有礼貌 。怎么让孩子有礼貌呢?我们规定,所有的老师见了孩子都得先问好 。因为成人已经有了多年的知识学习,心智成长也已经完成,并且有很好的文化修养 。孩子还是一个脆弱的小苗子,没有多少经验与社会阅历,为什么成人不先问候一个不是成人的人呢?所以,我们要求所有的家长不要逼着让孩子跟老师说再见,向老师问好,而是老师必须先向孩子问好 。如果这个孩子向成人问好了,成人没看见,有人告诉他了,他要立刻撵上去说:对不起,我刚才没听见你问我好 。得补上,否则孩子就会受到伤害 。
后来所有的孩子见了老师都主动问好,一边喊着老师好,一边挥着手就过来了 。礼貌已经成了他们的人格状态了 。甚至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孩子在幼儿园,老师正在罚她站,突然看见有个老人正在窗外朝里面看,她便大喊一声“奶奶好!”引得全班一齐跟着向那位老人问好 。
纪律也要从孩子的内心入手,外在的约束必须建立在内在认同的基础之上 。我们有个老师非常爱孩子,孩子怎么闹都不发火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不尊重她了,胡闹,课堂上吵成一团 。有一次,她哭着对我说:李老师,我当不了这个老师了,我想辞职 。
于是我就示范给她看,我没喊着让孩子们安静下来,也没逮住一个不守纪律的杀鸡给猴看,但是孩子很快就安静下来不闹了 。三两下,就把那个班整顿得井井有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