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稀为贵收藏汝窑抓住时机!

宋徽宗倾尽人力物力 , 就是要超越前朝 , 制作出可与之匹敌的汝窑 , 其成品的颜色 , 效果如出一辙:汝窑的瓷胎 , 不是白色的 , 从边沿上可以看到 , 带着淡紫 , 叫做“香灰胎”;而瓷器的釉色 , 不论是半透明抑或不透明 , 都显出一种非常柔和悦目的天青色 , 并常常带有轻微的釉裂纹 , 称为“蟹爪纹” 。这种颜色和效果 , 后世一直在模仿 , 无论是南宋的官窑和哥窑 , 抑或清代的雍正和乾隆 , 尽管最 后都做出了自己的风格 , 但在模仿技术而言 , 却只能做到袭貌遗神的程度!

以稀为贵收藏汝窑抓住时机!

文章插图
汝窑看泡 , 泡大亮 , 距离不均 , 亮泡的根坐在一个环上 , 即泡的根部有一个深色的环 。在看泡中又可见到没熔好的粒称玛瑙粒 。
近年来 , 汝瓷一直在收藏界的视野内 , 自从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建院90周年之际的“清淡含蓄”汝窑大展后 , 汝瓷就一直是收藏家梦寐以求之器 , 也是各大博物馆一直在争取之器 , 而北宋流传至今的汝窑传世品更加是数量稀 少 , 北宋汝瓷在北宋末、南宋初就已经是弥足珍贵 , 在元明清时期更是一直深藏宫廷中 , 直至现在 , 传世的汝窑是非常少见的 , 就常有传媒再传述说 , 汝窑全世传世了不足100件 , 当然 , 这点有待考察 , 这些都是充分奠定了汝窑在我国陶瓷历史上独领风 的地位 。
以稀为贵收藏汝窑抓住时机!

文章插图
【以稀为贵收藏汝窑抓住时机!】宋代汝窑在金灭北宋后随之消亡 , 开窑时间前后不过二十年 , 传世精品实在不多见 , 除去被国家博物馆所珍藏和资深藏家收藏之外 , 拍卖市场上 流通的汝窑瓷器珍 稀而难得 。2012年4月4日 , 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 以天价2.0786亿港元成 交 , 较拍卖前估值底价高逾3倍 , 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 , 预期未来市值还会不断上涨 。
宋代的汝窑器哪里去了?很明白的推理是:被女真人抢走了 。金代皇帝灭了北宋 , 宋代皇宫中的珍宝被掳掠一空 。作为渔猎民族 , 他们最喜欢的是金银器 , 所以被留作宫用 。瓷器玉器 , 则被作为封赏给了皇亲国戚 。这些东西多被送回到女真人故土的父老 , 只留下些许餐具用具 。虽然宋代有汝窑器不入葬的规矩 , 但是金人是不受此约束的 。所以 , 最 好的宋代汝窑器 , 一定埋藏在祖国东北的一些金人墓葬中 。
以稀为贵收藏汝窑抓住时机!

文章插图
汝窑大泡间距也大 , 稀疏的程度不一致 , 泡都是坐在一个清楚的圆环上 。褐白天青釉中有玛瑙粒 , 大小不一 , 用三四十倍以上的放大镜看釉 , 可见釉下有好似没熔成釉的蓝色或其他色的颗粒珠 。
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 , 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 , 需用匣钵装好 , 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 , 防止与匣钵粘连 。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 。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 , 六个支钉的很少 , 痕迹很浅 , 大小如粟米 。张公巷的器物呈圆形支钉 。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一带汝窑器多无支钉痕 , 个别碗、套盒、凹足钵、洗、器盖等用垫饼支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