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TLAC来了!四大行未来4年或分批发行TLAC工具 风险抵御能力增强( 二 )


——工具到期前 , 如果发行银行赎回将导致其不满足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 , 则未经人民银行批准 , 发行银行不得赎回该工具;
——发行银行及受其控制或有重要影响的关联方不得购买该工具 , 且发行银行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其他主体购买该工具提供融资;
——必须含有减记或转股的条款 , 当触发事件发生时 , 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能够立即减记或者转为普通股 。
TLAC与资本监管规则存在区别 不宜混为一谈
虽然在监管指标的计算、工具的次级属性等方面 , TLAC与现有资本工具存在类似之处 , 但TLAC规则与资本监管规则存在显著区别 。
业内专家告诉采访人员 , 资本监管要求是针对商业银行可持续经营条件下提出的 , 是约束商业银行风险资产规模无序扩张的重要工具 , 而TLAC规则是保障金融机构有序处置的关键因素 , 是一套与金融机构处置密切相关的监管框架 。
在达标工具方面 , TLAC债务工具强调商业银行在不可持续经营条件下的损失吸收能力 , 是指银行在进入处置阶段可以通过减记或转股来吸收损失 , 介于资本工具和高级债之间的债务工具 。
而且 , 除了上述符合条件的监管资本和非资本工具外 , 在一国处置框架下 , 其他有效的处置基金也可按一定比例计入TLAC 。例如 , 日本将存款保险基金计入TLAC 。
四大行达标压力不大 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稳健性
现阶段 ,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是我国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 未来可能被列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机构还包括交通银行和兴业银行 。此前对于四大行能否按时达标 , 市场广泛关注 。
业内专家告诉采访人员 , 从时间的充裕性和工具的丰富性来看 , 四大行达标的压力并不大 。
一方面 , 时间充裕 。目前距离2025年初达标时点还有4年时间 , 四大行可充分利用达标的过渡期 , 建立完善的TLAC内部管理机制 , 做好达标规划并统筹安排TLAC工具的发行 。
另一方面 , 工具丰富 。《办法》规定满足条件的资本工具、非资本债务工具等均可计入TLAC 。
而且 , 从长远来看 , TLAC规则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 有助于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 。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具有资产规模大、业务复杂程度高、关联度强、国际活跃程度高、不可替代性强等特点 , 其损失吸收和风险抵御能力事关金融稳定的全局 。
而TLAC要求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原有资本工具吸收损失的基础上 , 增加能够吸收损失的其他类型工具 , 并制定恢复与处置计划 , 这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处置机制 , 提高大型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也有助于强化市场约束 ,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金融风险 , 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
更进一步看 , TLAC规则的实施将有助于引导大型银行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 , 更加注重业务发展与损失吸收、风险抵御能力相匹配 , 提升发展质量 。
TLAC对于金融市场影响可控
从国际实践看 , TLAC工具中的重要品种是非资本债务工具 , 2018年国际上发行的3600亿美元TLAC工具中 , 高级无担保债券占比68.9% , 非优先高级债券占比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