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最佳的奖励方式


家长对孩子最佳的奖励方式

文章插图
奖励是对一个行为的回报 。有时候行为的回报是发自内心的感觉 。比如,孩子奔跑跳跃,乐此不疲,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很开心 。他们喜欢画画或玩拼图游戏,是因为这些游戏乐趣无穷 。有时候行为的回报是外人给予的 。这种外界给予的回报或奖励可分为三大类:社会性奖励,如,微笑、注意、表扬、拥抱等 。物质奖励,如,食品、礼物、钱等 。
特权或活动,如,去动物园、允许多看半小时电视、去麦当劳吃饭等 。
当家长使用奖励时,最好优先考虑社会性奖励 。因为,这种奖励不增加经济负担,不过于正式,而且对孩子有着长久的心理裨益 。对具体行为或品质的表扬,能够帮助孩子发现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 。另外,社会性奖励的经常使用能够使得家庭氛围温馨、和睦,充满信任,对孩子内化规则、自觉改进行为最有好处 。
家长需要弄清楚,孩子最喜欢哪种社会性奖励,有的孩子喜欢被亲吻、拥抱,而有的孩子则喜欢口头表扬 。针对孩子的喜好,给予他最在乎的奖励,效果会更好 。
当孩子刚建立一种良好的行为时,家长需要在每一次这样的行为出现后,及时给予奖励 。等到这种行为习惯已经稳定,家长可以间歇性地给予奖励 。
阿哲开始记得把外衣挂到自己房间衣架上时,妈妈每次都表扬他 。渐渐地,阿哲养成了习惯,妈妈只有在他一脱下外衣就立刻放回卧室时才表扬他 。
表扬
家长使用表扬等社会性奖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看着孩子的眼睛 。直接的注视表示你在郑重其事地夸奖孩子,使孩子感到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意义很重大 。
(2)距离孩子近一些 。近距离的表扬影响力更大 。
(3)微笑 。有时候微笑本身就是奖励 。当你用语言表扬孩子时面带微笑,可以让他感受到你内心的喜悦 。
【家长对孩子最佳的奖励方式】(4)表扬具体的行为 。使用“我”语言 。告诉孩子你对他的什么行为感到高兴,如,“我很高兴你自己修好了玩具 。”而不是泛泛地说“你真聪明 。”当孩子帮了你的忙,哪怕很小的事,也要记得感谢他们 。孩子知道你在关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就会加倍努力 。
(5)把焦点放在孩子的行为上,而不是孩子本人身上 。有研究者将表扬分为三种:a 。过程指向的表扬,即肯定孩子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努力,如,“你跟小朋友合作得很好 。”“你很用功 。”b.结果指向的表扬,即夸奖孩子的成果,如,“你画的画真好看 。”“你考了100分!真不简单 。”c.个人指向的表扬,即对孩子品质的评价,如,“你真乖 。
”“看你多聪明!”研究发现过程指向的表扬最有助于孩子恰当评价自己,正确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从而增强能力和信心 。
(6)表示对孩子的爱 。家长的肢体语言,语气声调能够加强表扬的作用,使孩子感到被珍爱 。但注意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调节你表达爱的方式 。
(7)及时给予奖励 。行为发生后,奖励越及时越有效果 。
有时,单用表扬不能起到效果 。某些情况下,不管家长表扬与否,孩子都拒绝做某件事 。比如,小鲁不喜欢数学,家长怎么鼓励,他也不努力学 。这时,家长可以结合使用物质奖励和特权与活动奖励 。应用代币法或积分法,都能有效刺激孩子的行为改变 。
积分法或代币法
这是家长设立的一种奖励机制,孩子因良好行为而得分,比如,打扫房间(每天4分),收拾桌子(每餐2分),按时回家(每天3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