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效能培训:鼓励的意义

一个有信心的孩子,一定会努力向目标前进,追求自我肯定;一个有自尊的孩子定能稳健的成长,适应环境 。父母亲可以借着鼓励的历程增进良好的亲子关系,并激发孩子的潜能 。
(一)鼓励和称赞的分别
一般人总以为称赞就是鼓励,鼓励就是称赞 。其实不然,虽然鼓励和称赞都是针对孩子正面良好的表现,但称赞只是奖励的一种,着重于比较和竞争 。孩子必须表现优异、有超群的成绩,才能得到称赞 。换句话说孩子只有达到父母认为很棒的程度才能得到称赞 。于是称赞就成为父母控制孩子的方法,孩子因为要得到父母的称赞而努力,称赞成为外在的推动力,如果担不到它,孩子便会放弃努力 。
而鼓励则会不时的出现在孩子的任何进步和努力中 。鼓励可以肯定孩子自我能力的发挥,而不须和别人作比较 。例如我们说:“孩子你很棒!”“你比上次进步了” 。进步并不需要压倒别人赢得第一,只要有进步即能获鼓励 。它着重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孩子的价值来自于他的努力 。也就是说,鼓励重视孩子的内在自我激励,更重要的是不对孩子作价值判断 。即使在孩子受到、失败、沮丧时,鼓励依然可以发挥它激励的效用,就像我们说:“孩子,虽然你没有赢得这场比赛,但我相信你已经尽了全力,表现得太棒了 。”它给了孩子信心和能力,所以说鼓励可以帮助孩子肯定自己的价值,它是内发而且有生命力的 。鼓励会帮助孩子觉得有价值,让他知道他的贡献 。
总之,称赞的话语专注在外在的评价和自我评价,教孩子和别人做比较,只为个人所获而努力 。而鼓励则重视内在的评价和贡献,鼓励型的父母能使他们的孩子接纳自己不够好的地方,对自己有信心并让他知道他是有用的人 。
(二)称赞的负作用
过度的使用称赞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有些孩子为了能得到父母的称赞而表现良好,他们相信他的价值便是为了取悦他人 。也有些表现不好的孩子他的内心是沮丧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得到称赞,甚至认为自己永远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而贬低自己能力 。久而久之便对自己失去信心,害怕以后再也得不到称赞,而不再努力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孩子觉得自己很好,学习自己做判断,肯定自我的价值,而这价值是因为我的努力和能力 。
另一方面,有些孩子会抗拒父母的权威,拒绝做任何可以得到父母称赞的事,因为他看穿父母用称赞来控制他的技俩 。因此,不要对孩子抱着每次都要有杰出表现的期望,不要只在他有特殊成就的时候才以他为荣 。我们接纳他、爱他、以他为荣只因为他是我的孩子,而不是专注在他的表现上,那称赞就可以发挥其鼓励的效用了 。
(三)鼓励的特殊用语
当我们在孩子的努力时一定要很谨慎,避免用我们的价值判断去看他的成果,要把握“帮助孩子相信自己”的原则 。当然鼓励除了口头上的用语,也可以是非语言的肢体语言,如肯定的注视、微笑、点头、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头等,下面提供不含价值判断的鼓励用语供父母们参考:
1、表示接纳的语句
“我很高兴看到你学溜冰快乐的样子 。”
“我觉得你很喜欢画图 。”
“看起来你对我处理你的零用钱的方式不太满意,请告诉我你的想法好吗?”
“我虽然不赞成你那样做,但我相信你有你的理由,你愿意让我知道吗?”
2、帮助孩子评价自己的表现
“你对这学期的社会科学习觉得如何?”
“你觉得最近学纲琴进步如何?”
“你对自己目前的表现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