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为什么那么贵?看这篇就懂了

田黄,是寿山石品种中的珍品 。由于它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并成为清朝祭天专用的国石 。史载,清时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雕刻了“三链章”,乾隆皇帝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咸丰帝临终时,赐予慈禧一方田黄御玺;末代皇朝解体,溥仪不要所有珍宝,只将那枚“三连章”缝在棉衣里 。至于民间相传,田黄是女祸补天时遗 留在人间的宝石,又说是凤凰鸟蛋所变,还传田黄可驱灾避邪,藏田黄者能益寿延年等 。
【田黄为什么那么贵?看这篇就懂了】

田黄为什么那么贵?看这篇就懂了

文章插图
田黄生长的过程与蜂蜜的结晶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但田黄生长 真正田黄 的时间却是相当的缓慢 。一颗成熟肥美的田黄生成时间需要2000万年,是地球上早期的一种生命形式 。真田黄就如凝固了的蜂蜜,浆脂饱满油性十足,是泥土的精华,是极稀有和尊贵的 。
田黄的品质高低优劣一般以“六德”作为欣赏、品判的标准,即细、洁、温、润、凝、腻 。上品的田黄,可集凝结、脂润、通透、纯净、细腻为一身,宝光四溢 。握于手中,如同婴幼儿的肌肤,温嫩细润无比 。平时即使不加养护,也能保持湿润,无干燥之感 。同时,上品的田黄,纹理要美,格路要少而浅淡,如生有皮质层,应求薄而质细者为佳 。
田黄为什么那么贵?看这篇就懂了

文章插图
寿山石的审美,很大程度上延续了玉的审美标准,尤其是田黄,古代文人在玉的“五德”标准上,拟定了田黄的“六德”,为“温、凝、细、结、润、腻” 。这“六德”,与抽象的“五德”比较起来,更具有审美的直观感以及品评的可操作性 。“六德”虽然无法量化,却并非难以描述.
黄金价格起起伏伏,而“石中黄金”田黄的身价依旧高高在上?在此前结束的北京秋拍中,一枚重量为148克的清代田黄最终拍出1725万元高价 。“尽 管印石市场受到各种不利因素冲击整体下滑,但顶 级的田黄仍卖出超过10万一克的高价!”有行家为此感到振奋,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田黄的行情其实也受到冲 击,只是因为这是个老物件,又有名家篆刻、收藏为其“加持”方有如此身价,没有顶 级的财力和眼力,入手大路货仍需谨慎 。
田黄为什么那么贵?看这篇就懂了

文章插图
早在很久以前,中国人就发现了这种珍贵的田黄,但是这种田黄的产地却是独 一 无 二的,它只产自福州寿山乡寿山溪旁的稻田里 。像这种原产地唯 一,并且范围也不大的珍贵石料,可以说是发现一块少一块,一直被封建社会的皇帝们当作宝贝珍藏着 。到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也就是明清两朝的时候,为了满足皇帝们的要求,这里的稻田、小溪中早已被翻了一遍又一遍,要想再找出一块田黄,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
“田黄炒作得太厉害了!”,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玺印副研究员郭福祥表示,“就田黄本身材质看,目前的价格有些过高 。我们不能拿田黄雕瑞狮纸镇的价格来衡量田黄的价格,这件作品仅是特例,首先是雕刻者杨玉璇是清代数得上的雕刻大家,是一件少见的名家名作;其次是这件珍品曾经过民国时一位收藏大家的收藏,流传有绪 。也因此,才创下了如此天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