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以下宝宝不宜把尿的原因

为什么一岁以下的宝宝不宜把尿?当有人说纸尿裤影响孩子发育 , 尿戒子太难洗时 , 一些老人就开始忙着给宝宝把尿了?那么 , 到底把尿对宝宝成长发育好不好呢?一岁一下的宝宝到底能不能把尿呢?我们听听育儿专家的说法吧 , 掌握以下健康手册!
随着每个宝宝的诞生、长大 , 家长们都要面临一个问题:要不要给孩子把尿?什么时候把尿合适?专家指出 , 一岁内宝宝不建议把尿 , 盲目把尿会引起孩子抗拒 , 也不利于孩子膀胱储存尿功能的建立 。
要不要给宝宝把尿 , 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支持给宝宝把尿的家长认为 , 把尿方便 , 环保还可以节约成本;反对给宝宝把尿的家长则认为婴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足够成熟 , 无法有意识地自控排便 , 家长强制性地把尿 , 给宝宝的生理与心理都造成了伤害 。
一般不建议一岁内的宝宝进行把尿训练 , 因为家长掌握的时间不对 , 很容易引起孩子抗拒 , 反而给以后的如厕训练带来困难 。“不过有的孩子如果对把尿不抗拒 , 家长又比较准确掌握孩子尿的规律 , 也不反对给孩子把尿 。”
据了解 , 宝宝刚出生时器官发育还不成熟 , 膀胱容量小 , 肾脏代谢也不完善 。大部分宝宝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 , 膀胱才能发育得能憋住尿了 , 才能明白自己必须上厕所时的身体感觉信号 , 并会提前告诉你 。另外 , 宝宝长到一岁半以后 , 一般都能灵活坐、站、行走、蹲、起了 , 这说明他们的肌肉神经已有了一定的发育 。从生理上看 , 他们开始能够控制便便或尿液的“存”与“放”;从心理上看 , 宝宝也能听懂大人的指示 。
此时可以训练宝宝表达“尿意” , 同时 , 训练宝宝坐盆 。为了培养孩子如厕习惯 , 建议家长做出榜样 , 带孩子去卫生间 , 告诉孩子小便要去卫生间 , 尿到马桶里 , 孩子往往喜欢模仿 , 当孩子往马桶里尿后要及时表扬孩子 , 以巩固这个行为 ,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如厕的习惯 。
育儿小编温馨提示:当宝宝太小还没形成自我尿意规律时 , 最好不要人为的去限制和控制宝宝!
【推荐阅读】
家长朋友如何培养宝宝大小便习惯
【1岁以下宝宝不宜把尿的原因】如何培养宝宝正常大小便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