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茶凉,就是世态炎凉?红尘中没有感情,只有人生常态

如果世间真有忘情水,并以寂寞为冰,久久封住不能解冻,又有谁能知冷冷的冰心里会不会有一点点暖暖的渴望?如果你遇到了,请把这冰带回家,以炭火慢慢融化,待沸腾后泡一杯茶放于眼前,看叶片翻滚如轻吟如曼舞,品一口清冽似冰冻,抬头看看孤单的月亮仍然安静的挂在天上,突然间大悟,这水,冰冻着自己实在是不得已,它只是在等待属于它的茶 。

人走茶凉,就是世态炎凉?红尘中没有感情,只有人生常态

文章插图
一杯茶,能够在你感到寒冷的时候,为你带来一丝暖意;一杯茶,能够在你感到闷热的时候,为你带来一份清凉;一杯茶,能够在你情绪低落的时候,为你带来一缕阳光(此外,茶中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茶是全球第 二大流行饮品,程度仅次于水 。不仅如此,它还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所有难题 。从古至今,茶始终为我们展示着它神奇的力量,无论是在轻松愉悦还是庄重严肃的场合,它都无可替代 。茶起源于中国,随着时代的变迁,成功在全世界生根发芽,结合不同的风土人情,发展出了独特的茶文化 。
小小的树叶,对中国人的影响可谓源远流长,喝茶不仅仅是一种习惯,茶的淡泊平和也影响着饮茶人的性格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是旷达风 流的情怀,也可以是你的人生 。
人走茶凉,就是世态炎凉?红尘中没有感情,只有人生常态

文章插图
一壶茶,可以让对峙的双方握手言和;一壶茶,可以拉近因长时间分居两地而疏远的亲人之间的情感;一壶茶,可以化解陌生人初次见面的尴尬;一壶茶,让万物和谐共生 。
究竟茶叶这种物品是什么时候开始兴盛的呢?《华阳国志》中记载:周武王伐纣以后,巴蜀等西南小国,曾经将它所生产的茶叶,当作“贡品”送给周武王 。这是将茶做为饮料最早的记载,依上述推断距今二千多年,应属西汉时代。茶为贡品、为祭祀,已知在周武王伐纣时、或者在先秦时就已出现 。而茶做为商品,则是在西汉时才出现 。西汉辞赋家王褒,在公元前 59 年写《僮约》一文中有两处提到茶,即“脍鱼炰鳌,烹荼尽具”和“武阳买茶,杨氏担荷” 。烹茶尽具”意思是煎好茶且要备好洁净的茶具,“武扬买荼”就是说要赶到邻县的武阳去买茶叶 。提到家僮须在家中煮茶,还须至武阳买茶,这是最早有关茶叶的记载,从茶史研究观点来看,茶叶能够成为商品在市场买卖,说明当时饮茶风俗至少已开始在文人阶 层流行,可见西汉时饮茶已相当流行 。但《僮约》中前后二处提到茶事:即“烹荼”“买荼”古今有不同的看法,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炰鳌烹荼”中的烹荼是指苦菜,“武阳买荼”指的才是茶 。
人走茶凉,就是世态炎凉?红尘中没有感情,只有人生常态

文章插图
人生就像一杯茶,所不一样的是,它是用沸水冲沏,还是用温水冲沏,两种截然不同了:温水冲沏的茶,平平静静,没有激烈,没有动感,更看不到舒展的茶叶,也闻不到清雅的幽香,平淡无奇 。而沸水冲沏的茶,却在一遍又一遍的翻腾、踊跃下,溢出阵阵扑鼻而来的清香 。
年少轻狂,或多或少心高气盛,非黑即白,凡事总想争出高低,年轻的我们时刻需要存在感,总试图要掌控一切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现自我的渺小和可笑 。学会喝茶,学会谦逊,保持空杯的心态,学会汲取和接纳 。
一杯茶的好坏,透过茶香最 先知道!当茶叶与水相遇,茶香就会四溢而出 。不用刻意去寻找,茶香就会进入你的鼻子,进入你身体的每一处 。这一项是品茶的核心,纵使情浓境美,茶汤本身的质量欠佳也会大大折损整体的品饮效果 。人找志同道合,茶觅气味相依 。一杯清茶香,温暖好时光!正是因为你与它的气息相融,才有了一次人与茶奇妙的心灵相通;让它的价值得到了圆满和蒸腾,让你的心充满了感恩与欣喜 。品茶,不要忘记品茶香 。茶杯在口,茶香入口,茶人自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