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有5招 帮助孩子摆脱恋母症

宝宝因为和妈妈的朝夕相处 , 相较于和爸爸之间的亲子关系 , 宝宝们对妈妈的依赖更多一些 , 甚至很多小宝宝还有严重的恋母症 , 这种心理一般会出现在3-6岁 , 如果不能及时地纠正宝宝的这种心理 , 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 , 如何纠正孩子的恋母症?请看育儿知识小编为您介绍 。
帮助孩子摆脱恋母症
1、从妈妈做起
妈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心理 , 不要过分溺爱孩子 , 也不要给孩子包办一切 , 让孩子更独立自主 , 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 。感情“粘合度”要适当降低 , 妈妈可以适当地缩短和孩子相处的时间 , 让孩子用更多的时间与爸爸、爷爷奶奶等人接触 , 培养广泛的亲情 。有时候妈妈可以让孩子到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亲戚家做客或者小住 , 消除孩子对妈妈的依赖感 。
2、分床睡 , 减少亲昵行为
一些家长会让宝宝晚上和自己一起睡 , 以便晚上照顾踢被子的宝宝 。但是当宝宝年纪稍大时 , 爸妈就应该要考虑与孩子分床睡了 。一开始孩子可能会怕黑 , 或者百般的不愿意 。爸妈可以采取一些办法让孩子逐渐习惯自己一个人谁 , 比如为宝宝开一盏小夜灯 , 或者睡前给宝宝讲故事直到他入睡等 。
另外 , 妈妈不要经常对孩子再做一些对待婴儿般的亲昵动作 , 比如过多地亲吻、拥抱或者抚摸身体等等 。宝宝可能一时之间会觉得妈妈不爱他了 , 所以都不愿抱抱他 。虽然说妈妈要多加注意对孩子过多的亲昵举止 , 但还是要让宝宝能够感受到你的爱和关心 , 这样才不至于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 。所以建议妈妈要逐渐减少行为 , 而不是突然停止 。
让孩子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慢慢长大了 , 不需要妈妈像对待婴儿那样对待自己 , 即便如此 , 妈妈还是爱着自己的 , 这样也能很好地淡化对妈妈的依恋 。
3、增强爸爸的角色
很多家庭都是妈妈在照顾孩子 , 无论是在起居饮食上还是和孩子一起玩 , 爸爸都是很少参与其中 。但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 , 如果幼儿从3个月起 , 父亲能多陪伴宝宝的话 , 宝宝在1岁前以至于以后的行为障碍都会更少 , 而且爸爸对孩子的果敢、坚强、独立等人格特征和处事方式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 , 家长应有意识的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引入爸爸的形象 。
爸爸最好每天能够保证3个小时与宝宝相处 , 爸爸白日工作繁忙 , 可以在晚饭过后多陪宝宝玩玩具或者做游戏 , 比如可以玩“举高高”游戏 , 爸爸把孩子举到空中 , 每次一玩 , 宝宝就会疯得不得了 , 咯咯咯咯直笑 , 宝宝和爸爸的感觉就更亲近了 。另外 , 爸爸也可以担任睡前故事这一工作 , 增加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
另外 , 妈妈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尽量避免在宝宝面前和爸爸争吵 , 不要在孩子面前对爸爸作出诸如“你做得真差”、“你不能这样对宝宝”这些话 , 像这样负面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宝宝对爸爸的印象 , 会让爸爸在宝贝面前丧失威严 。
4、培养孩子独立性
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只担当引导者的角色 , 而不是全职保姆 , 过分的包办只会让孩子依赖他人 , 致使生活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要克服孩子对妈妈的依赖感 , 首先就要让孩子有独立的思想和自理的能力 。宝宝3岁左右便开始进入幼儿园 , 这是让宝宝与妈妈分离并且培养独立性的最好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