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鉴赏要素,从此不只会看热闹,更会看门道

汝窑,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汝窑中华传统制瓷著 名工艺之一,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 。

汝瓷鉴赏要素,从此不只会看热闹,更会看门道

文章插图
汝瓷造型秀美,古朴典雅,制作工艺精湛,圆器圈足大部分外撇外卷,有的器物表面还饰有刻划花、堆贴、雕塑和镂空等装饰 。
汝窑瓷器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 。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共藏有30余件,约占全世界总收藏量的一半 。
汝瓷鉴赏要素,从此不只会看热闹,更会看门道

文章插图
【汝瓷鉴赏要素,从此不只会看热闹,更会看门道】
南宋人周煇的《清波杂 志》揭示了原因:“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汝窑瓷器烧好之后,要先通过拣选的方式选择一批精品进入宫廷,皇帝没看上的器物给退回来,民间可以买卖;它变得特别珍贵,是周煇生活的时代——南宋时期的事情 。
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而且控制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 。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 。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 。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 。
汝瓷鉴赏要素,从此不只会看热闹,更会看门道

文章插图
关键是半乳浊状的结晶釉,这种结晶釉对色与光极敏感,青绿釉却能从内反射出红晕 。釉子稍厚处,如凝脂般将青翠固化,又如腊滴微趟,将玛瑙融化之后而又将其垂固 。釉子稍薄处,如少女羞涩面现昏红,又如晨曦微露,将薄云微微染红 。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 。汝瓷釉面的光泽,不如官、哥瓷晶莹,更逊于龙泉青瓷,与同为贡御性质并亦为出土的定瓷、龙泉瓷标本作比较,汝釉的光泽度,大抵只及后者三分之一略强 。这说明,玛瑙入釉,致汝釉的玻化程度及釉质的抗腐蚀性均有所下降 。
胎是瓷器的骨,但汝窑的胎有些“骨质酥松”,这主要是烧制温度被控制屈就色貌天青,釉似玉质所致 。汝瓷的胎土选用风化程度高的瓷石与当地沉寂高铝白坩土,按配方经碾碎陈腐九练成泥后使用 。如此这般的高铝质胎,其烧成温度至少要到1300度的高温才能使胎完全致密化,但这样一来汝瓷的特有美感及色泽便会丧失 。事实上汝瓷的温度大多控制在1150--1200度之间,由于欠烧便造就了汝瓷的“骨质酥松” 。汝瓷胎可见不少空洞与气孔,说明胎泥中含有很多腐植质和有机质,这也是敲击汝瓷声音低沉发闷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