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边界越发模糊,资本如何投资产业( 三 )


苏明:就这个主题的话,我想从两个方面讲,第一个就是我们本身直投业务中,主要集中在产业投资这一块,还是偏向于像刚刚几位说的,人工智能、新材料,还有信息技术 。另外像在高端装备和AI,我们也有所布局 。
其次第二个方面,刚刚我也介绍了我们公司在管的一些产业引导基金,比如像我们管理的太仓区的产业引导基金,更加关注本区域内的产业定位和产业升级,以及未来想要发展的一些信息行业 。目前比较关注于工业4.0、新材料,因为我们跟西工大合资办了一个学校,所以产业导向就偏向于航空和航天 。
另外包括姑苏区有一个引导基金管理大概14个亿,它的产业导向是文化加消费,文化加科技这几个方向,因为目前整个监管环境和政策变化下,纯文化类的企业要想上市的话还是有点难度的,所以我们更加要集中文化加消费将它如何变现,另外加科技,让它具有一定的科技赋能,所以这一块是我们目前关注的比较多的两个方向 。
王姝文:我现在投资的逻辑,我觉得是两层逻辑,从底层逻辑来讲,中国现在的产业处于核心的,就是科技驱动,如果按照之前的增长方式的话,是没有效率的,所以都要通过科技驱动去提升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所有的行业中国现在都在底层在发生的逻辑,这也是我们核心的投资逻辑 。
第二点在表层,从我从业互联网产业来看,所有的行业其实大家都在发生着数字化,我们叫数字经济 。只是说各个行业的数字化的程度不一样,实际上回到像医疗健康这种脱不开肉身的很重的线下服务的行业一样在进行数字化,而且疫情大家看到了,在加快和加深这种发展 。所以我们现在的投资的底层逻辑实际上过去大家看到的ToB市场,已经充分的连接和充分的发展了 。现在大家要提升的效率是在产业端,有的地方叫产业互联网,但是核心是产业的各个环节的数字化打通,所以我们底层的逻辑是看企业服务,无论在教育,内容,消费还是落在工业互联网里面,核心都是在看的是企业服务,如何提升产业的效能 。
吴斌:谢谢几位嘉宾的分享,这个问题提的特别好,我们在过去投资的经验中看,其实你是很容易的把一个企业划分在某一个具体的行业里面,特别像我们保险资金管理机构,其实是特别传统和保守的 。投的企业大部分是中后期的项目,但是我们在过去的投资过程中间,可能与您这个问题特别契合的就是我们在B轮的时候投商汤科技的案例 。当时商汤处于比较早期,你很难把它归在某一类,本身商汤我们当时讨论下来,它最核心的是它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和核心的算法特别领先 。但是当时运用的场景能够商业化变现的主要在安防的行业 。
所以当时你如果把它归到安防,我认为不恰当的,没有能够精准的概括他核心的能力 。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像这样的优秀的公司,是不断的把他的数据能力,他的算力和算法与各种下游产业深度结合,这样在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切入新的行业 。到了今天他在九个行业都有应用,从传统的安防,无人驾驶,到智慧城市,教育,到智能的医疗,每个行业都做的非常好 。
刚才几位嘉宾也非常熟悉医疗健康行业,比如说医疗健康行业,最早的AI的介入在影像识别的输出,比如说肺癌,乳腺癌特定的病种来提高它诊疗的效率 。但是随着行业的成熟度和下游的应用和数据积累的更加丰富,它已经深入到骨科,比如商汤科技和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合作的,在骨关节这方面,现在很多人喜欢跑步,对骨关节损伤比较厉害的,过去这样一个病患从诊疗到最后确定手术方案,做出植入体整个流程非常长,没有三到四个月无法手术的,但是通过商汤科技的人工智能算法和后台影像识别的有机结合以后,基本上两周就可以搞定这样一个手术 。所以就是这样的切入,从他的深层次核心竞争力在不断的行业中垂直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