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表现暗示儿童缺钙 儿童补钙的四大误区要清楚


几个表现暗示儿童缺钙 儿童补钙的四大误区要清楚

文章插图
正常人的血钙维持在2.18-2.63毫摩尔/升(9-11毫克/分升),如果低于这个范围,则认定为缺钙 。但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生理原因,老年人甲状旁腺激素长期代偿性增高,引起了“钙搬家”,使血钙增高,这样,测量结果就不能真实反映体内钙的含量 。此时,就应进行骨密度测量 。
几个表现暗示儿童缺钙
1、轻微缺钙或者缺钙的早期,宝宝可有以下表现:
①脾气怪,烦躁磨人,不听话,爱哭闹;
②睡眠不安宁,如不易入睡、夜惊、早醒,醒后哭闹;
③出汗多,与气候无关,即使天气不热,穿衣不多,不该出汗时也出汗;
④因烦躁和汗水刺激,宝宝躺着时喜欢摇头擦枕,时间久了,后脑勺处的头发被磨光,形成枕秃 。
2、严重缺钙时,宝宝可有以下表现:
【几个表现暗示儿童缺钙 儿童补钙的四大误区要清楚】①出现抽风;
②出牙迟(一般小儿生后4~10个月萌出第一颗乳牙);
③会站、走的时间迟(一般小儿1岁会独自站立,13~15个月会独自行走),还会出现鸡胸驼背、罗圈腿、肌肉松软无力等;
④因缺钙还会造成宝宝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故宝宝经常会感冒、发烧、拉肚子 。如果宝宝出现以上症状请去正规医院就诊 。
3、宝宝补钙需要注意什么
①给孩子补钙前,请先去正规医院检测孩子体内钙的含量 。
②不要听信某些补钙品的夸大宣传 。
③补钙不是越多越好,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补钙 。
④牛奶是最好的补钙食品,牛奶加热时不要搅拌以免钙的流失 。
⑤熬骨头汤勿忘加醋,这样可以帮助钙的吸收 。
⑥夜间最需要钙,而且最容易吸收 。
⑦菠菜、茭白和韭菜等含草酸较多的蔬菜,应当先用热水浸泡以溶去草酸,否则会降低钙的吸收 。
儿童补钙的四大误区要清楚
误区一:“是药三分毒”,给孩子选择保健品补钙更安全
专家:保健品没标不良反应≠无不良反应
市场上的儿童补钙产品众多,既有维生素,也有矿物质类;既有药品也有保健品,选择药物补钙还是保健品补钙?这是不少父母的疑问 。药品的生产需要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之前必须通过药理学、毒理学和临床试验才能投放市场 。
作为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的药品,它一定要标明适应症,明确治疗的作用,以及不良反应 。如此高标准的生产要求,补钙药品值得信赖 。建议选择针对儿童相应年龄段的钙剂,遵医嘱比较安全 。
相对药品而言,保健品只能起到保健、辅助治疗的作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疗 。同时,保健品一般没有标明不良反应的症状,但并不代表完全没有不良反应 。
误区二:液体钙更利于孩子吸收
专家:钙剂溶解度高≠吸收快
值得注意的是,钙的吸收率因人而异 。如果是碳酸钙类,它的吸收先经过胃酸的作用再被肠道吸收 。如果孩子肠胃功能良好,胃酸分泌、胃蠕动正常,钙剂吸收速度快 。
液体钙剂溶解度好并不代表吸收快,主要看钙剂里维生素D的含量 。市面上的液态钙软胶囊主要由碳酸钙、维生素D、明胶、纯净水、甘油组成 。其中,对钙吸收有积极作用的主要是维生素D,它能促进小肠黏膜吸收钙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不同形态的钙,最终均以钙离子的形式被肠道吸收,钙剂溶解度高并不代表吸收快 。
误区三:孩子补钙就会引起便秘,这是通病,无法避免
专家:补钙安排在两餐之间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