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美团杀向万亿教育市场

2020年的疫情让教育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是线下全面暂停,线上补位;另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跨界选手,冲入了本就有些拥挤的教育行业 。
这种变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教育行业的热度再次升高 。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教育行业共发生了113起投融资事件,虽然比2019年同期的167起下降了32.34%,但在金额上却高出了47.38%,累计达176.575亿元 。
与此同时,在本地生活领域捉对厮杀的阿里和美团,也将炮火对准了这片“高地” 。
8月中旬,钉钉联合支付宝推出了教培产品解决方案,覆盖招生引流、在线教学、教务管理、缴费收款、家校服务及办公协同等场景,为教培机构的管理、经营全链路数字化提供基础设施 。
美团早在与大众点评合并之后,就将双方的教育业务进行了整合 。2019年11月,美团教育事业部负责人李亦兰又表示,美团未来三年要为行业带来1000亿学费 。
种种迹象表明,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用生态模式对垒美团的平台模式的打法,延续到了教育行业之中,二者一个选择做基础设施,一个选择做流量连接,在上个战场打的胜负难分的阿里和美团,会在教育市场分出高下吗?
01
教育市场从来都不缺巨头,本行业内的优秀选手新东方、好未来、跟谁学自不必说,一些互联网企业也早就盯上了这块肥肉 。
说教育行业是各大互联网企业眼中的肥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增长空间 。据德勤预计,2025年中国教育市场规模将接近5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10.8% 。
这其中的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都选择将内容作为进入教育行业的突破口,有些企业自研产品,有的则侧重于投资,也有少数巨头选择双管齐下 。
其中,网易的自研产品成绩较好,它旗下的有道(网易有道)已在美国上市 。据其2020年二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和K12业务的增速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
采用自研和投资并举模式的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腾讯 。
腾讯的教育类产品包括腾讯教育、腾讯教育云、智慧校园、智慧幼儿园等,去年5月,这些产品被腾讯整合为腾讯教育品牌 。
在投资上,腾讯的动作不仅多,成绩也很好,其中包括在香港上市的新东方在线,以及VIPKID、猿辅导这样的独角兽 。
不过,阿里做教育的方式,与网易、腾讯不同 。
阿里入局教育领域并不晚,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淘宝同学”(后更名为淘宝教育),不过这个项目的用户群体,与电商关系密切,算是职业教育 。此外,阿里也进行了多次投资,标的有VIPKID、作业盒子等企业 。
淘宝教育事业部总经理黄磊在接受36氪采访时曾坦言:淘宝教育是为所有的商家提供一个完整的生态解决方案,并不是自己跳进去自己生产袜子和裤子 。
阿里在教育方面的最新动作是,近日钉钉在杭州召开的“未来教培钉峰会”,这场发布会的内容明确的表明了阿里对教育行业的方法,以及对钉钉的定位 。
未来教培钉峰会的重点内容有两个,这两项内容体现出了钉钉做教育的不同之处 。
一方面,钉钉发布了招生管理、在线课堂和教务管理等多个工具型新产品;另一方面则是,钉钉同时公布了教培产品解决方案,这个方案覆盖了招生引流、在线教学、教务管理、缴费收款、家校服务及办公协同等场景 。
阿里旗下的支付宝和口碑,也在会上表示将为钉钉的教育业务提供支持 。
其中前者的支持体现在支付场景,支付宝新教育业务部产品总监王志伟在会上表示,“支付宝在钉钉全面开放了场景支付入口,如教培班级群收款和对公收款场景,用户可在机构的钉钉群快捷下单支付 。连通支付宝后,钉钉教培产品方案“人财物事”中“财”这一环节的能力将得到有力补充,打通业务流和现金流的割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