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遭遇心理障碍孩子的方法( 二 )


正如西方谚语里说的: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他喝水 。只有孩子主动地接受帮助和辅导时,才可能真正地发展其自我理解与自我指导的能力以及独立应付生活挑战的能力 。
当孩子愿意改变,却不知如何去做的时候,家长应给孩子一些启发和建议,帮助孩子理清头绪,分清主次,调整期望值,制定计划 。提醒孩子从小的改变开始,耐心地、逐步地走出低谷 。记住,这一切必须基于孩子自己的真实主张 。孩子有了变化时,家长要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让孩子自己增强信心 。
(4)帮孩子越过情绪障碍
【帮助遭遇心理障碍孩子的方法】当孩子有了情绪障碍,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弄清困扰他的真正原因,并帮助孩子调整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摆脱消极的情绪 。
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提出的情绪困扰ABC理论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A指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后产生的信念(belief);C指在特定条件下,个体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 。通常人们认为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事件引起的,即A引起C 。但ABC理论指出,诱发事件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情绪及行为的更直接原因 。
比如,一个人因为失恋(A)感到愤怒、自卑、伤心(C),是因为他抱有这样的信念(B):我是最好的,是他主动追求的我,我不可能被抛弃,否则就太丢人了 。所以,要改变人的情绪及行为,必须帮助他改变对事情的看法,而不是消除诱发事件 。
孩子受到情绪困扰通常也是由某个事件引发的,如一次考试全军覆没、没有被朋友邀请参加活动、被老师当众批评、比赛失败、失恋等 。家长往往容易找到引发孩子苦闷的事情,然后想办法帮孩子改变现状 。如给孩子请家教,辅导孩子学习以提高成绩;给孩子安排另外的活动;找老师谈,希望老师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等 。这些做法可以缓解孩子的压力,但却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孩子获得认识挫折和评价自我的合理方法 。
以后遇到别的困难,孩子还是以同样的归因方法去分析受挫的原因,还会陷入消极情绪的困境 。所以家长应该把焦点放在孩子对事情的认识上,让孩子说出他对诱发事件的真实想法,这样可以发现孩子对问题的认识有什么样的偏差 。然后再启发孩子换个角度想问题,重新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客观评价自己 。当孩子学会了新的认知方法,他对挫折的免疫力就得到了加强 。
上小学二年级的小慧有一次期中数学考试漏了一大题,老师很恼火,说是要摘了她的红领巾 。小慧回到家,边哭边告诉妈妈,自责、后悔溢于言表 。妈妈说:“因为老师觉得你平时很认真,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所以才特别恼火 。老师对你严格要求是好事,能让你刻骨铭心 。摘了红领巾,你能鼓起勇气把它争回来,不是体现了你的能耐吗?”小慧想了一会儿,似乎释然了 。
等她洗过脸后,她已经恢复了平静,对妈妈说:“妈妈,我下次再不会这么粗心了 。
小振三年级时竞选班长,他很担心自己选不上,问爸爸怎么办 。爸爸启发他:“你看当班长有什么好处,不当班长有什么好处?”小振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当班长可以管理班上的事,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 。不当班长时间宽裕一些,我可以多看些课外书 。”爸爸说:“对啊,当班干部主要是为同学做事,如果你有这份心,当不当班长都能做到 。
"经爸爸这么一启发,小振心里的包袱减轻了好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