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在生活中的魔力


心理暗示在生活中的魔力

文章插图
科学家研究指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 。大多数女性比男性更加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老人和儿童比青年人更加容易接受心理暗示,但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文化程度,在能否接受心理暗示方面,并无决定性影响 。不同的人都能接受不同程度的心理暗示 。
20世纪以前,德国有100多名勇士先后独自一人做了“驾驶单座折叠式小船横渡大西洋”的冒险,结果惨遭失败,葬身大西洋 。然而,有一个人却创造了奇迹,他就是当时德国的一名精神科医生林德曼博士 。他事后回忆冒险过程,得出结论说,在大洋上孤身搏斗,最可怕的不是体力不支和风浪的袭击,而是自身产生的惶恐和绝望 。他说,在航海过程中,他一直在内心深处鼓励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他就是用这样的方式维持了自己的坚毅并战胜了恐慌 。林德曼博士的自我鼓励方法,就是一种心理暗示 。
01.暗示可以治病
心理暗示对一些心因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如口吃、厌食、哮喘、高血压、心动过速、神经性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更年期综合征等 。
积极正确的暗示疗法,通过调节人的神经内分泌,可以促进脑中有益的激素分泌,增强人的身体健康 。而恶性的心理暗示,不仅不能医治疾病,反而会使受暗示者产生心理障碍,严重的会出现幻听、幻觉和幻视 。
在生活中,我们要多运用积极、恰当的心理暗示,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良性改变,疾病症状消失,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
02.暗示可以发掘人的记忆潜力
有人做过实验,分别让两组学生朗读同一首诗 。
第一组在朗读前,主试告诉他们这是著名诗人的诗,这就是一种暗示 。
对第二组,主试不告诉他们这是谁写的诗 。朗读后立即让学生默写 。结果是第一组的记忆率为56.6%;第二组的记忆率为30.1% 。
这说明权威的暗示对学生的记忆力很有影响 。
03.暗示可以给自己快乐
不要总强调负面结果 。我们不要总是给自己一些这样的提醒:“昨天我就是在这里摔倒的”、“这段路总是出交通事故”等等 。因为越是这样,我们心里就会越紧张 。
所以,聪明人应避免老用失败的教训来提醒自己,而应多用一些积极性的暗示,比如:“走稳些就不会摔倒了”、“经过这段路时应该减慢速度”等等 。这种积极的暗示和指导,比起总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要好得多 。
04.暗示可以催眠
采用特殊的的行为技术并结合言语暗示,使正常的人进入一种暂时的,类似睡眠的状态,催眠状态也可由药物诱发,分为自我催眠与他人催眠,自我催眠由自我暗示引起;他人催眠在催眠师的影响和暗示下引起,可以使病人唤起被压抑和遗忘的事情,说出病历,病情,内心冲突和紧张 。催眠还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既催眠疗法)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冲突、失眠以及其他的身心疾病 。
潜意识对调节和控制人体的呼吸、消化、血液循环、免疫反应、物质代谢以及各种反射和反应均起着很大作用 。许多研究证明,在催眠状态下暗示身体处于不同状态,代谢率就出现相应的变化,如暗示正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时,代谢率可上升25% 。应用自体发生训练法进行自我催眠,使心身放松后,代谢率比平时的安静状态降低15%-20% 。
因此,在催眠状态下,根据强化的原则,自己不断地强化积极性情感、良好的感觉以及正确的观念等,使其在意识和潜意识中印记、贮存和浓缩,在脑中占据优势,就可以通过心理生理作用机制对心身状态和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