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为了预报天气,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方程式 。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值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 。【蝴蝶效应】当他喝了杯咖啡以后回来再看时竟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如此推算巴西的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后来他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
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
经典动力学的传统观点认为: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是不敏感的,即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未来状态所造成的差别也是很微小的 。可混沌理论向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 。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

两个幼年情况差不多的孩子,经过一次次的人生的蝴蝶效应,成年后会成为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成功就是把握人生中每一次微小的“振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