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系集结,刘强东隐身

京东数科发起科创板上市冲击,加上今年6月份赴港二次上市的京东、赴美上市的达达,京东系在资本市场集结完毕 。
在京东体系内,拟单独拆分上市的板块还包括京东快递、京东健康以及京东工业品 。假以时日,这个舰队的规模将会更加庞大 。
不过,不管京东系如何出彩,早年代表京东屡上头条的灵魂人物刘强东,正在逐步隐身幕后——连6月18日京东集团港股上市的敲钟仪式,他都没有参加 。
核心业务为消费贷
9月11日,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数科”)披露IPO招股书,拟登陆科创板募资203.67亿元 。
京东数科在招股书中披露,公司主营业务为数字化解决方案,客户包括600家各类金融机构,超100万家小微商户、超20万家中小企业、超700家大型商业中心等,覆盖全国超过300座城市以及6亿多人次 。
公司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为蚂蚁集团 。前不久,蚂蚁集团也披露了科创板IPO招股书,即将于9月18日上会审核 。
蚂蚁集团2019年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6.18亿元、169.57亿元 。京东数科与之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且尚未实现盈亏平衡 。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京东数科营业收入分别为90.70亿元、136.16亿元、182.03亿元及103.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20亿元、1.30亿元、7.90亿元及-6.70亿元 。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47.89亿元 。
公司以数字科技命名,实际上核心业务还是放贷 。
京东金条和京东白条为京东数科旗下两大核心产品,2019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6.60亿元、32.10亿元,合计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8%左右 。
京东金条是一款数字化、无抵押的短期消费信贷产品,类似于现金贷;京东白条是一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 。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数科并非持牌消费金融机构 。
背靠京东集团
京东数科2013年成立,首个产品为面向中小微商家的保理产品“京保贝”,次年推出“京东白条”,一举奠定行业地位,不过那时候公司还叫“京东金融” 。
2017年,公司完成A轮融资,从京东集团独立出来;2018年更名为京东数科,布局更多赛道,当年完成估值1330亿元的B轮融资 。
目前,京东集团通过宿迁聚合持有公司36.80%的股权 。公司实际控制人刘强东,也是京东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
与京东集团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公司存在大量关联交易——公司的核心产品京东金条、京东白条等,都是依托京东集团来运营 。
报告期内,公司向京东集团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金额分别为26.75亿元、39.60亿元、53.12亿元及30.86亿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29.50%、29.08%、29.18%及29.89% 。
同期,公司向京东集团采购商品和服务的金额分别为9.93亿元、9.09亿元、7.12亿元及3.57亿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成本及期间费用的8.13%、8.91%、4.68%及3.73% 。
拿下行业最大罚单
从2013年的“京保贝”,2014年的“京东白条”,到2018年的“城市智慧操作系统”和“京东钼媒”,2019年的“T1金融云”,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拓宽 。
不过,在公司野蛮生长的过程中,各种不合规运作也不断滋长 。
报告期内,公司及境内控股子公司多次受到行政处罚,合计被罚3152.23万元 。其中,全资子公司网银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一次就被罚2943.27万元 。
网银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将境内外汇转移至境外,违反《外汇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2019年12月被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处罚 。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这是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史以来给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的最大罚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