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要重回直播C位?

从千播大战留存下来的老一辈映客 , 近两年来的日子不太好过 。
映客上市之初的发行价为3.85港元/股 , 股价一度上涨至最高峰的5.48港元/股 。但是在发布2019年上半年的财报时 , 映客迎来首份亏损财报 。映客在史上最差财报的冲击下 , 出现股价与市值的双双下跌 。
近日 , 号称“港股直播第一股”的映客发布了截止至2020年6月30日的上半年业绩报告 。在最新发布的财报中 , 映客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攀升 。不过 , 业绩亮眼的映客却没有能迎来资本市场的热情 。截止至8月31日收盘 , 映客报收1.25港元/股 , 股价微涨4.17% , 市值为25.09亿元 。
想要重回直播C位 , 对目前的映客来说变得十分艰难 。
营收、净利双双上涨
疫情刺激之下“宅经济”爆发 , 在线直播随之焕发出光彩 。
艾媒网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显示 , 得益于疫情 , 在线直播行业又恢复了强势增长的劲头 , 预计2020年的在线直播用户规模将会有望实现4.4%的增长率 , 达到5.26亿人 。
而映客作为“港股直播第一股” , 理所当然的 , 在顺风中扭转了一直处于低谷的状态 , 实现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双上涨 。
映客财报数据显示 , 在2020年上半年 , 映客实现营收为人民币22亿元 , 和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48.3% , 和2019年下半年营收人民币17.83亿元相比 , 环比增长24%;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265万元 , 而上一年同期为净亏损人民币1091.7万元 , 同比扭亏为盈 , 连续实现6年盈利 。
其实 , 映客实现营利双收的背后 , 是其布局的多产品矩阵开始出现效应 。
随着产品阵容的不断扩张 , 映客不停招兵买马 , 旗下员工数量逐渐增长 。根据财报数据 , 在2020年上半年映客共有1383名全职员工 , 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1.8% , 而在当中负责技术以及研发的员工为697名 。
还有 , 映客的现金流一直处于相当充裕的状态 。数据显示 , 目前其握有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7.80亿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6.03亿元) , 当中还含有银行现金 。
总之 , 映客在2020年上半年终于打了一场漂亮的仗 。现在的映客不断在各个领域内推出相关产品 , 好像只要有一丝机会映客就会去试一试、闯一闯 。而在映客不懈努力下 , 直播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 , 难以创收的心病也得到了缓解 。
多方布局 , 初见起色
诞生于2015年的映客 , 一开始想要成为在线直播代名词 , 现在却逐渐放慢了拓展直播业务的脚步 。而直播没能够成为映客C位出道的有力支撑 , 也导致严重倚赖直播收入的映客出现营收的连年下降 。
根据映客以往的财报数据 , 在2017年-2019年间 , 映客分别实现营收为人民币39.42亿元、38.61亿元、32.69亿元 。
而在映客意识到 , 在线直播独枝难撑的时候 , 开始了多方的布局 。
在映客的产品矩阵中 , 包含了视频社交、语音社交等等多款活动社交产品 , 当中映客花费了8500万美元高价收购的小众社交产品积目APP , 不负映客所望 。
目前积目已经启动商业化进程 , 据2020年《互联网周刊》& eNET研究院的数据表明 , 积目成为兴趣社交平台排行第二的平台 , 跻身第一梯队 。积目平台上 , 受众多为95后年轻一代 , 而Z世代作为网络原住民 , 社交兴趣需求较为活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