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易主,软银、英伟达均不是最大赢家( 二 )


彼时收购成功,孙正义志得意满,放言道:
“随着集团积极寻找物联网的机遇,ARM会成为软银绝佳的战略资产补充和未来增长战略的核心,这是软银所进行的最为重要的投资之一 。”
2017年5月,膨胀中的孙正义,开始加大力度布局“物联网帝国”,与沙特和阿联酋主权基金合作成立了规模达1000亿美元的“地球最大”单只基金——软银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简称SVF) 。
须知2017年全年,美联储加息4次,全球金融市场都在收紧 。
成立SVF之后,软银投资了一大批着眼未来的企业 。2020年最新消息显示,手里拿着SVF资金的公司有88家之多 。软银集团的净利润也在2016~2019年之间达到了历史高位 。

ARM易主,软银、英伟达均不是最大赢家

文章插图
越吹越大的互联网泡沫,迟早是要破灭的,惊醒梦幻中软银“帝国”第一颗响雷,便是上市失败的WeWork 。
2019年,WeWork上市失败,随后并开启裁员计划 。WeWork估值也从470亿美元暴跌至120亿美元,软银血本无归 。
打击接踵而至 。
今年6月,SVF投资的德国支付巨头Wirecard因财务造假而“暴毙” 。孙正义还预测,随着该公司收紧财务支出,同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继续撼动日本经济,SVF投资的公司中至少有15家会破产 。
【ARM易主,软银、英伟达均不是最大赢家】
ARM易主,软银、英伟达均不是最大赢家

文章插图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点点剥离可以换取的短期回报,不得不成为软银的权宜之计 。
“作为NVIDIA的主要股东之一,软银很兴奋能够投资ARM的长期成就 。”孙正义曾在一份声明中说道 。可此前ARM利润却并没有达到孙正义的期望值 。
眼下软银可能已经没有长期投资的空间了,所以也难怪软银最近开始变卖自己的投资资产,走上了“炒股”之路 。近期有报道说孙正义在豪赌美国科技股泡沫,结合软银当前的囧境,看来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 。
这笔交易,长期来看,英伟达是收益的,软银虽然难以接受,但不得不认头 。得意的英伟达还趁火打劫,对ARM的盈利提出了目标——只有ARM的运营表现达到约定目标,软银才能拿到400亿美元的“转让费”中价值50亿美元的现金或者NVIDIA股票 。
交易将冲击半导体行业格局
长期来看,如果交易完成,将会对全球半导体行业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
这笔收购或将对ARM作为“专利贩子”只收取授权费用的模式和中立的身份造成冲击,NVIDIA在计算机和智能手机CPU行业内的话语权将加强 。
首先,如果ARM能够借助NVIDIA实现计算机CPU的突破,那么NVIDIA也有望通过这一突破与Intel和AMD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甚至是实现对这些公司的反超 。
因为此前的NVIDIA几乎吃不到市场份额 。最近美国能源部的一次竞标中,NVIDIA刚刚才输给了Intel和AMD 。
ARM易主,软银、英伟达均不是最大赢家

文章插图
其次,在智能手机CPU领域,产业链上游的ARM服务于全球多家公司的半导体业务,其中包括高通、苹果、联发科、华为海思等 。但这些企业在芯片设计的业务上与NVIDIA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
对于NVIDIA是否会通过掐住ARM架构授权为自身争取利益,外界一直猜疑不断 。
ARM联合创始人赫尔曼·豪瑟(Hermann Haus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如果ARM卖给NVIDIA将会是灾难性的,因为ARM作为立身之本的商业模式或难以为继 。
NVIDIA当然知道这些猜疑的存在,因此在这次收购案的声明中也强调:“NVIDIA将继续保持ARM开放性的授权商业模式以及对客户的中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