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易主,软银、英伟达均不是最大赢家( 三 )


即便NVIDIA真的会信守承诺,这些竞争对手也不会停下找“备胎”的脚步 。
这种情况下,ARM将来的市场份额可能不及预期 。
其实三星、苹果早在2013年就已先后布局了自主芯片架构;高通在经过失败的骁龙810后,之后的骁龙820也回到了自主架构上 。华为海思也开始把“鸡蛋”装到别的篮子里 。
华为已经成功加入了ARM的竞争对手——RISC-V芯片架构阵列 。这种架构和安卓一样,是开放使用的,受到了许多中国厂商的欢迎 。
而且,即便NVIDIA真的会信守承诺,仅凭一家公司的力量,未必顶得住美国国家层面的压力 。
阻碍重重
对于这种会对产业格局造成巨大影响的交易,各国政府一向是高度警惕;特别是当下大国博弈白热化,冲突正面化——那么,这次这笔交易的三方,美国公司(英伟达)从日本人(软银)手中收购一家英国企业(ARM),而且这三家企业都与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的交易,难度可想而知 。
美国来讲,过去几年中,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一直不遗余力地掐断美国公司竞争对手的供应链,以遏制对方先进技术的发展 。
如果ARM变成一家美国公司,那么它对“实体清单”内企业的出口将需要遵守美国《出口管理条例》的规定,先获得美国商务部的许可 。
这一点不一定能让中国监管部门接受 。
这里需要强调,接下来,收购案还要经过美国、英国、欧盟监管部门的批准,方可落地 。交易预计将在18个月内完成 。而这些监管部门是有权否决这项收购案的 。
按照《反垄断法》的规定,对于在本国开展业务的外国企业之间的并购案,中国监管部门会展开调查,尤其是对市场份额较高、关乎国计民生、涉及本国投资者利益的并购案 。
这不仅是中国的法律,而且也是国际惯例 。是否涉及垄断,是否会损害当地买家的利益,是调查的主要内容 。
ARM架构在中国手机市场拥有95%的市场份额;ARM仅拥有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ARM注册于中国的子公司——49%的股权,而中国投资者拥有剩下的51% 。
因此这桩收购案势必成为中国监管部门调查的对象 。

ARM易主,软银、英伟达均不是最大赢家

文章插图
在中国半导体产业由于美国“制裁”而面临危机的敏感时期,软银将ARM卖给NVIDIA,无形中等于将三家公司同时往火坑上推 。
而NVIDIA和软银要过的坎,还不止中国监管部门一家 。
英国对此桩收购非常关注且担忧,此前尽管ARM属于软银但总部在英国,如果被NVIDIA收购后其总部是否迁移引起英国高度重视 。英国议员们敦促政府干预ARM与NVIDIA之间的谈判,以确保继续在英国创造就业机会,并将总部保留在剑桥 。
NVIDIA也承诺将ARM的总部保留在剑桥,甚至会在当地落地更多的科研项目 。
不要忘了,美国和欧盟最近也在反垄断问题上纠缠不清 。
数据显示,欧盟委员会是全球对科技巨头监管最严厉的竞争执法机构之一,已经对美国四大科技巨头(谷歌、苹果、脸书和亚马逊,简称GAFA)共计发起19起反垄断调查 。
去年6月,欧盟委员会对美国芯片企业博通公司正式作反垄断调查 。欧盟委员会认为,博通利用自身在调制解调器和电视机顶盒市场的优势阻碍竞争 。去年10月,博通公司已暂停被认定为垄断的商业行为 。
软银和NVIDIA的这笔交易,势必苦难重重 。
所以软银的这400亿流动性,可能还要再等等……
【本文作者路易十三五,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格隆汇授权发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 。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