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果需要自救,喜剧需要对手

“本来我的海外巡演票全卖光了 , 后来(因为)疫情嘛 , 就全取消了 。我当时觉得 , 那个就是笑果文化2020遇到的最大挫折了 。显然 , 我低估了2020 , 我也低估了这家公司 。”
在《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一期热场环节 , 脱口秀演员、笑果文化联合创始人之一李诞几句毫不避讳的自嘲赢得了满堂彩 , 引得现场观众爆笑不止、尖叫连连 。
2020年以来的林林总总 , 对于成立仅六年的笑果文化(全称“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而言 , 确实“太难了”:池子出走、卡姆吸毒、程璐离婚……接二连三的负面消息在短时间内被曝出 。
没有特地绕开这些话题 , 李诞在节目中调侃:“本不富裕的脱口秀行业 , 现在雪上加霜 , 我们非常需要有人雪中送炭 。当然很显然 , 也没有人给我们送 , 只能靠我们自己努力了 。”
提起中国脱口秀 , 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李诞和笑果文化 , 前者是行业标杆式人物 , 后者甚至不能仅简单定义为“行业领头羊” , 因为羊群尚未集成 。
“我们不是领头羊 , 我们就是这个行业大部分标准的制定者 , 甚至就代表这个行业 。”笑果文化联合创始人兼CEO贺晓曦说这话时毫不犹豫 , “如果今天没有笑果 , 我觉得中国基本上就没有这个行业了 。”
2019年在线下 , 笑果文化全国举办了近1500场脱口秀表演 , 平均每月覆盖观众数8000人 , 超过10万观众进入剧场;线上 , 《脱口秀大会》第二季及《吐槽大会》第四季总播放量超过25亿 。关于整个中国脱口秀行业的成绩 , 至今没有较权威的第三方统计数据 。
【笑果需要自救,喜剧需要对手】而在行业公司中 , 目前只有笑果文化和单立人喜剧两家拿到过融资 , 但后者无论在团队规模还是融资金额上尚未能与前者抗衡 。
只是在今年上半年 , 笑果文化也陷入了内外交困 。
线下巡演被迫取消或延迟、多款节目未实现盈亏平衡、主力大将折损……要如何从这些困局之中挣扎出来 , 继续“引领”行业前行?
几乎所有的目光都盯着笑果文化的一举一动 。
1
笑果文化的“翻车与自救”
距离上海著名商业街淮海路步行不到5分钟路程的地方 , 有处闹中取静的院子 , 里面一幢五层楼的建筑就是笑果文化“大本营” 。
从外面看 , 这栋楼简单朴素 , 白色外墙、方形边角 , 完全无法与对面的小洋房媲美 。但进入其中 , 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
这家公司四处洋溢着“酒文化” 。
除了管理层办公室 , 所有会议室均以酒的种类命名 。从白酒、啤酒、金酒 , 到伏特加、白兰地、威士忌 , 一共近20间 , 名字各不相同 。
在会议室的装修设计上 , 也与酒主题贴近 , 比如玻璃门上的贴纸造型选用了酒花元素、桌椅造型则与酒吧中的略微相似 。
作为内容创作者聚集地 , 笑果文化试图打造出一种轻松、随性的的工作氛围 。全天候科技几次登门拜访发现 , 虽然很少遇见脱口秀演员坐在这里安静地写段子 , 但时不时也能看到程璐、庞博在会议室里与人聊天 , 表情放松随意 。
这是笑果文化的新办公室 。经历过几次搬迁 , 之前的办公地都成了笑果文化的“临时落脚点” 。随着公司名气上升、人员规模扩大 , 他们升级了自己的办公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