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心理学网

中国人的民族文化与心理特征
 一个历史长存的民族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振兴,必须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每个民族都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历代传承的民族性,它是长期共同社会生活所形成的共同需要与利益、共同命运和理想所形成的 。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什么是大多数中国人在这个共同的文化传统中所形成的心理特征或民族性格呢?当国家初步走上繁荣富强之路,面向廿一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交融化的新时代,中国人的民族文化与心理特征又将如何发展变化呢?        转自:纵横心理学网http://zhpsy.com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性格特征
中华传统文化中两千五百年来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封建宗法社会制度下的产物,强调伦理道德、社会责任、人际关系与群体意识 。它对维持家庭与社会的稳定,规范行为与人才培养,起过有益的作用 。但是它压抑个性自由,缺乏平等意识,没有科学、民主的人文精神与尚武、创新意识 。
儒家文化强调伦理道德,所立项目与释义众说纷纭,以仁为例,至少有几十种解释,即在论语中,也见于多处而含义不一 。到共和国成立之前,儒家学者仍有“仁、义、礼、智、信”五常;“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八德:和“礼、义、廉、耻”的四维等提法 。
儒家文化通过教育对民族性格与价值取向有广泛的影响 。儒者立身处世,接受与奉行入世与济世的、积极有为的、讲究伦理道德的下列原则:
修齐治平,仁义忠孝;
少立大志,耀祖光宗 。
内圣外王,立德立功;
刚健有为,人定胜天 。
中国传统文化中另一朵奇花是道家文化,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与孔子、孟子的儒家文化并存两千余年 。虽然历代统治者多数支持与利用儒家文化,达到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与王侯统治地位的目的,甚至是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道家以其辩证思维、尊重个性、超脱风度(否定权威崇拜与等级依附)与道法自然的哲学,在百家争鸣之中独树一帜,如鹤立鸡群,与儒学正统既分庭抗礼,又相辅相成 。
孔子曾向老子求教,他们是如何讨论的?历史文献没有记载 。但是老干道德经第十八章提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昏乱,有忠臣 。是”直接与儒学的忠孝仁义的治国思想针锋相对的;第十九章继续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是老子对圣智、仁义、巧利的否定 。而老子提倡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复古倒退思想和愚民政策,与儒家的法先王,赞古风又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
老子道德经中提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四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敌得 。”(第四十六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第廿四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第五十五章),“和其光,同其尘”(第五十六章);“善用人者,为之下 。”(第六十八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第二十八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 。以上这些充满人中哲理与辩证思维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如下的中国道家处世养生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