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岁的宝宝“爱告状”

专家简介:廖丽英:北京教科院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 。
“妈妈 , 我们班的小朋友不听话 , 我告诉老师了!”看着孩子自豪的表情 , 很多家长反而会不开心——这小家伙 , 怎么这么小就学会“告状”了?
其实 , 家长们不知道 , 这样的反映正说明你的孩子到了一个秩序感形成的时期 , 通常在三四岁左右 ,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特别爱告状 。  
北京教科院研究所副研究员廖丽英说 , 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幼小的心灵里 , 会觉得规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所以 , 一旦有小朋友违反了规矩 , 他很快就会发现 , 并且很兴奋地告诉老师和家长 。其实他的心里绝非有什么“恶意” , 成人所理解的那种“是非精”实在是大大冤枉了孩子 。
有趣的是 , 告状的孩子很可能急急忙忙地跑到老师面前大喊一声:“×××不听老师话了!”可老师还没有反应过来 , 他又“蹬蹬蹬”地跑远了 。因为他的目的并不是让老师去惩罚另一个孩子 , 而只是完成了自己心里想做的事情 。
所以 , 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秩序感和初步的规则意识的培养 , 十分“符合时宜” 。廖丽英副研究员给家长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
链接:如何对孩子进行秩序感培养?
鼓励孩子将他的书分类 , 可以对孩子说:“我们把这些书分分类吧 , 你想怎么放呢?”别直接帮孩子划分为“历史类、自然类”等等 , 而是引导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分 。结果发现 , 孩子可能分成大的和小的 , 或是红色的和黄色的等等 。分好后家长要与孩子交流 , 了解他“为什么这样分” , 并且给予肯定 , :“书这么一摆 , 又整齐 , 又好取放” 。
另外 , 让孩子帮自己整理浴室 , 边整理边说:“沐浴液是放在这儿的 , 如果不小心放在厨房 , 用起来就不方便了!”
这种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分类和排序方的收纳整理活动 , 能让孩子既理解的事物的类与序 , 又感受了自己在生活中所创造的规律美 。
【三四岁的宝宝“爱告状”】英、美、加拿大等国的教育者则很注重利用早期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来帮建立孩子的秩序感、逻辑性和推理性 。比如 , 拿一些红色的和绿色的小球 , 一个红的、一个绿的交叉摆放 , 让孩子去发现其中的规律 , 感知其中的规则与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