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非疾病 摸爬滚打是预防关键

久久健康网编者按:说话晚、走路易摔倒、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沓……身边感统失调的孩子越来越多 。

每小时收费数百元的感统失调训练
是忽悠人还是新病种
儿科医生:感统失调是症状而非疾病 , 预防关键是放手让孩子“摸爬打滚”
通讯员 林平 马寅斐 本报采访人员 黄淼君
杭州的钱女士 , 最近有些想不通 , 三岁的儿子因为说话晚 , 被医生诊断为感统失调 , 推荐到凤起路上的一家早教训练中心做康复 , 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收费近200元 。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 , 同事中竟然有很多孩子 , 都因为各种原因 , 比如做事拖沓、多动等表现 , 被诊断为感统失调 。
“为什么这么多不同表现的孩子 , 都说是感统失调?这是不是一些早教机构忽悠人的说法?而且收费还这么贵 。”钱女士疑惑地咨询采访人员 。
感统失调到底是不是病?真的需要做这么昂贵的康复训练吗?昨天 , 采访人员带着钱女士的疑惑 , 采访了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专家 。
【感统失调非疾病 摸爬滚打是预防关键】感统失调训练 , 每小时收费近200元
钱女士的孩子一直交由老人抚养 , 因为工作忙 , 有时可能连续一周和儿子碰不上面 。直到今年下半年儿子要上幼儿园了 , 钱女士才发现问题来了 。
8月份就将满三周岁的儿子 , 竟然还无法清晰地说话 , 而且话非常少 。再往前 , 钱女士回忆起儿子开口说话的年龄也很晚 , 大约到了一岁半左右才开口叫妈妈 , 爸爸等称呼叫得就更晚了 。
马上要上幼儿园了 , 如果连一些简单的话都无法说 , 儿子在幼儿园肯定会碰到不少麻烦 。钱女士赶紧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 结果被医生判定为感统失调 , 推荐到凤起路上的一家早教训练机构做训练 。
培训机构了解情况后 , 表示钱女士的孩子是口肌发育不好 , 同时存在感统失调 , 建议每天最好做两个小时左右的训练 , 一小时收费近200元 , 但如果每天来做 , 可以包月 , 费用有折扣 。
钱女士很犹豫 , 到底要不要花这么大的价钱让儿子做训练?回家和同事朋友一交流 , 发现身边竟然有很多孩子被医生诊断为感统失调 , 这些孩子有的是因为多动 , 有的是因为做事拖沓 , 有的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 。
这么多完全不一样的情况 , 为什么都是感统失调?
联想到昂贵的训练费用 , 钱女士产生了疑问:感统失调是不是又一个被培训机构制造出来忽悠人的概念?
“6+1”养育模式 , 成孩子感统失调主因
对于钱女士的疑惑 , 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医生王江坪说:“感统失调的概念很广 , 表现包括五大类 , 所以不同症状都会被定义为感统失调 。”
感统失调 , 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个定义的内涵 , 即孩子的感觉无法统一到大脑里 , 发生了一些协调上的问题 , 这些问题包括运动能力、触觉、本体感觉、学习能力以及多动等特殊问题 。
“感统失调是现代化都市进展带来的新问题 , 在国内也是近五年来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王医生说 , 从发生的原因上来说 , 和现代的养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