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收益太惹眼!上市公司大股东也来“抢食” 这次动了谁的奶酪?( 二 )


业内激辩“公平性”
监管层顾虑的一点还涉及“公平性”问题,该问题也受到机构热议 。受访的数名券商人士向券商中国采访人员表示,该业务违反证券市场“三公原则”(公平、公开、公正) 。
“大股东通过公司上市已放大股权杠杆效应,实现财富倍增;如今大股东将要通过非交易过户方式将所持股份转化为打新收益来源,同时还牢牢把握住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这一部分额外的收益是否应当?此外,对于以至少6000万元的真金白银自建底仓参与网下打新的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是否公平?”华东一位券商营业部人士李宁向采访人员提出质疑 。
目前,网下打新主体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本身持有大量股票的基金产品,通过参与网下打新增强收益 。另一类是,套利类打新产品,用现金买入底仓股票的同时用衍生品或融券进行对冲 。
“套利类打新策略的投资者要以真金白银自建底仓,并利用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去做风险对冲,在这个过程中为二级市场提供了流动性,在做对冲的过程中也付出了成本 。而这些大股东没付太多的成本,因为本就不打算卖这些股票,因此他们也不在乎股票涨跌 。”华东某券商的一名高管表示 。
上述华东券商营业部人士李宁也认为,二级市场投资者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参与打新,都是真金白银进场,“网下打新的机构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背后大多是个人投资者自掏腰包 。而做非交易过户打新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却没有为二级市场提供一分钱的活水 。”
有业内人士认为,“非交易过户”制度重启后,券商基金却扎堆推广打新业务,走偏了方向 。
北京一名券商人士向采访人员强调,应区别开“非交易过户”及“非交易过户打新”两者的意义 。“非交易过户的出现,有助于完善A股证券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应该值得肯定 。以新三板为例,监管层通过完善非交易过户制度,填补线下协议转让过户空白,比如对A股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企业提供更通畅的渠道 。”他也同意前述券商人士观点,并不鼓励在“非交易过户”制度下做打新业务 。
李宁表示,根据其对政策的理解,监管更希望“非交易过户”能适用到其他情形,比如鼓励上市公司股东通过“非交易过户”方式用于转融通出借,有助于增加全市场的券源 。一方面上市公司借券生财,另一方面投资者的多元投资需求得到满足,市场可以出现良性的多赢局面 。
也有人认为该项业务值得推广 。一家正在积极筹备非交易过户打新产品的券商人士持有不同观点,他认为非交易过户打新是券商为有需求的投资者提供盘活资产的工具 。
他表示,大股东的股份可以通过类似“质押”的方式来做网下打新,以此来盘活资产 。“这就好比一个企业抵押房产后得到贷款,帮助企业盘活流动性 。这不是很好的一件事吗?”
华中地区一家券商营业部人士也表示该业务有利于盘活上市公司存量资产,也有利于券商与上市公司客户的互动,“出现分歧是正常的,新业务推出来都利有弊 。”
二级市场影响几何?
上述持“有失公平”观点的券商人士还认为,非交易过户打新若落地,亦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在他们看来,最直接表现是注册制项目的网下打新收益会快速下降 。
“一旦非交易过户市值打新业务放开,打新收益会快速下降 。现在科创板网下打新收益在10%以上,若非交易过户打新产品进来,未来可能会降到3%以下 。结果会导致很多现金套利类产品大概率退出,对部分权重个股会产生抛压,这不利于二级市场的稳定 。”李宁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