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收益太惹眼!上市公司大股东也来“抢食” 这次动了谁的奶酪?

_原题为:打新收益太惹眼!上市公司大股东也来“抢食”,这次动了谁的奶酪?券商迎来新业务,监管细则何时落地?
摘要【打新收益太惹眼!上市公司大股东也来“抢食” 这次动了谁的奶酪?】“上市公司股东通过非交易过户的方式参与市值打新,不仅可以盘活手中闲置的股份资源,同时充分享受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背景下的政策红利 。既盘活存量,又创造价值……”这是券商基金在业务推介中的描述 。尽管重启“非交易过户打新”业务的政策锤子尚未落下,各家机构已经摩拳擦掌、全力以赴 。(券商中国)
注册制下,“巨无霸”们也想下场分羹打新收益 。
“上市公司股东通过非交易过户的方式参与市值打新,不仅可以盘活手中闲置的股份资源,同时充分享受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背景下的政策红利 。既盘活存量,又创造价值……”这是券商基金在业务推介中的描述 。尽管重启“非交易过户打新”业务的政策锤子尚未落下,各家机构已经摩拳擦掌、全力以赴 。
券商中国采访人员多方了解到,目前监管层对非交易过户打新业务持谨慎态度,这是政策迟迟未开闸的主要原因 。其中涉及多个顾虑,比如该业务可能演化为新的“通道”业务,又如在技术上如何监控减持 。中国基金业协会仍对该项业务向多家机构进行走访调研 。
业内各方对该业务也有不少争论,包括公平性、缴税标准、股份权属认定、减持认定等问题 。另一方面,注册制下新股面临破发风险,上市公司股东“躺赢”美梦或不长久,非交易过户打新业务是否值得推广,还需要算清成本账 。
政策尚难落地
“非交易过户打新”今年成为多家券商及基金公司力推的“创新业务”,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对此兴致盎然 。根据券商中国采访人员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截至9月30日,共有31条与“非交易过户”相关的上市公司公告陆续发布,涉及企业有兔宝宝、网宿科技、永高股份、宏达新材等 。
该项业务概括而言,即上市公司通过非交易过户的方式,将名下股份划转至单一资管计划作为市值底仓,委托券商或基金在网下打新,旨在盘活股东的股票资源 。
随着注册制落地,科创板及创业板将迎来大量新经济企业上市,投资者普遍希望分享成长红利 。此外,网下打新一旦获得配售,则是“中多”与“中少”的数量问题 。在此背景下,非交易过户打新业务市场需求很大 。
据了解,“非交易过户”在2019年因资管计划账户名称规范原因而被暂停;今年4月中登公司发布《证券非交易过户业务实施细则》,重启“非交易过户” 。随后中国基金业协会6月出台“5号文”的征求意见稿,明确接受证券委托的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完成备案后,管理人依据备案证明及相关材料,可以向中国结算公司申请办理证券资产非交易过户手续 。
若“5号文”正式文件发布,非交易过户打新业务将打通政策最后一环,目前市场各方对政策落地翘首以盼 。
“2016年的时候,券商还在做通道业务,不太看得上这块 。等到红利后期,券商非交易过户才开始大规模做 。这一次,几乎是所有的券商和基金都行动起来了 。” 华东一位券商营业部人士李宁(化名)对券商中国采访人员表示 。
然而券商中国采访人员多方了解到,目前监管层对非交易过户打新业务持谨慎态度,这是政策迟迟未开闸的主要原因 。其中涉及多方面的顾虑,比如该业务可能演化为新的“通道”业务,又如在技术上如何监控减持等 。中国基金业协会仍对该项业务向多家机构进行走访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