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的艰难转身( 二 )


另外,关于“五芒星模型”的这种闭环理念,在整个互联网医疗领域,至今为止还没有成功落地的企业 。那些背靠巨头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在充足的资金和流量支撑下,才能尽快实现规模化的收入,而春雨医生如今只能通过在线问诊业务实现公司的盈亏平衡 。
但是盈亏平衡并不代表着整个商业闭环的形成,也并不能说明春雨医生提出的“五芒星模型”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完全没有问题 。
落后四年的春雨,还能赶上红利吗?
成立于九年前的春雨医生,曾经也算是红极一时,在2014年就表示计划将在2017年上市 。在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医疗独角兽企业估值排行榜》中,春雨医生以9.2亿美元的估值排名第四,仅次于平安好医生、微医以及华大医学 。
但是在2016年创始人张锐因病离世,上市计划暂时搁置 。2017年,张琨接任春雨医生CEO直到2019年留下一句“这条路太长了,我熬不起 。”后离职 。后来创始人张锐的夫人王羽潇回归春雨医生,担任CEO并重拾“五芒星模型” 。
而在春雨医生忙着人事变动时,竞争对手们的发展却十分迅速 。
背靠平安集团的平安好医生在2018年5月登陆港股,如今的市值已经达到1187.9亿港元 。而微医在2018年宣布完成2亿美元Pre-IPO融资,估值达55亿元,并在今年6月传出赴港上市的消息 。
另外互联网巨头对于医疗的渗透也不断加深,阿里在Double H(Happiness and Health)的战略下成立阿里健康,腾讯先后投资了微医、丁香园等医疗平台,京东的京东健康也逐渐成长为一只庞大独角兽 。
因为疫情而释放的红利,让这些入局的平台都想分一杯羹 。而沉寂了四年的春雨医生如今借助融资重启征程,想要在疫情红利之中重回当年的地位,首先要看春雨医生是否有能力和这些已经成长起来的平台相抗衡 。
这样看来,迟到四年的春雨医生,想要在红利之中分得一杯羹还需要应对很大的挑战 。但就算挑战重重,春雨医生也必须硬着头皮冲上去 。
大健康是大未来
疫情对于医疗行业的影响不仅仅是问诊方式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更深层次的影响则是因为一场疫情,健康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上升到了一定高度,这保证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潜力 。
根据医药咨询机构沙利文发布的中国医疗健康应用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到267亿元,2026年或将增至1978亿元 。面对这千亿级别的市场,能取得其中的一小块就已经可以创造不少的经济效益了 。
在疫情之后,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必然会拉动人们在这个领域的消费,从而使得这个市场将会不断释放红利,而身处赛道之中的企业,也将有成为巨头的可能性 。
春雨医生虽然在面对那些强劲对手的时候略有不足,但是面对竞争火热的赛道,春雨医生也不能犹豫,毕竟参与其中总是存在机会,但是不在赛道之中只能被那些竞争对手越甩越远,这种利弊取舍,春雨医生自然会抉择好 。
但是,不论是一次融资还是“五芒星模型”,这些都不是在赛道中站稳脚跟的根本,最为根本的依旧还是要一步一步地稳扎稳打,一环一环打通闭环,最终实现自己的大健康设想 。
【本文作者刘旷公众号,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刘旷授权发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 。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