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时期,汉人的地位有多低?“旗奴”一词很多人都没听说过

有清一朝,旗人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
【满清时期,汉人的地位有多低?“旗奴”一词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其实在满人入关以前,旗人只是满族的户口编制,所有入籍的满人皆为旗人 。皇太极时期,又有不少蒙古人和汉人投靠满清,被编入旗籍 。此后,旗人就成为清朝特有的社会阶层 。
最下层的旗民被称作“旗奴”,这个名字虽然不怎么好听,却能享受到朝廷赋予的特权 。满清入主京城后,打着圈占前朝皇室和贵族土地的名义,将京城周遭五百里的土地强占,将这些土地分给满八旗 。

满清时期,汉人的地位有多低?“旗奴”一词很多人都没听说过

文章插图
随着旗人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不少汉人为了获得在京城经商的特权,主动加入旗籍,成为旗奴 。旗人的身份是世袭的,若因公犯罪被革除旗籍,其子孙仍被编入旗籍,不会受到牵连 。作为旗人中的管理者,旗主的地位远高于旗奴 。哪怕是旗奴日后发迹,他的地位也始终比旗主低一等,见到旗主必须低眉顺眼,不能有一丁点违逆 。
由于旗人大多不从事社会生产,靠着朝廷的补贴坐吃山空,所以到了清代后期朝廷逐渐无力供养这些旗人,不论是旗奴还是旗主不得不参与劳动生产 。一些旗主家道中落,贫困潦倒,只能做些体力活混口饭吃,例如帮人抬棺、挑货等 。这些落魄的旗主,若在大街上看到混得不错的旗奴,坐着华丽的轿子,衣着光鲜,不免会妒火中烧 。
每到这个时候,旗主都会将旗奴喊过来,让他帮自己做苦力 。旗主虽然落魄,但毕竟地位尚在,旗奴不论多显赫,都得毕恭毕敬地讨好旗主,给些银子 。到了后来,这种情况越来越常见,旗主经常敲旗奴竹杠,以至于旗奴非常害怕在大街上遇见潦倒的旗主 。
满清时期,汉人的地位有多低?“旗奴”一词很多人都没听说过

文章插图
《清代野记》中收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道光年间,有一旗奴被朝廷任命为两淮转运使,他的老婆与扬州知府的夫人私交甚密,两家的关系也不错 。某天,知府夫人想要在家举办家宴,邀请转运使夫人小聚 。
因为知府夫人是汉人,不懂满人的规矩,为了防止冒犯好友,她便打算邀请一名满族妇女从旁作陪,免得失礼 。就这样,知府夫人寻遍扬州城,挨家挨户拜访下去,只发现中军守备的夫人是满人,据说出身还比较尊贵 。
知府夫人上门求见,将家宴的事宜交待清楚,守备夫人十分痛快地答应下来 。到了家宴那一天,守备夫人一早便来到府上 。时间一到,转运使夫人也准时赴宴 。不过,受邀作陪的守备夫人坐姿非常随意,丝毫不顾礼节 。
知府夫人不解其意,觉得非常失礼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转运使夫人见到守备夫人后,竟惶恐地跪在地上,向守备夫人问安 。守备夫人大剌剌地说:“今天是这里的主人请客,所以你也没必要拘泥,我准你坐下了 。”随后,转运使夫人跪在地上连连道谢,这才上桌 。
满清时期,汉人的地位有多低?“旗奴”一词很多人都没听说过

文章插图
稀里糊涂的知府夫人,想要让自己的好友转运使夫人坐上座,可守备夫人却不冷不热地说道:“今天我来了,所以她不方便坐在上座 。我看,不如我替她坐在上座好了 。”于是,守备夫人一屁股坐在上座,将自己当成了此间主人 。转运使夫人站在一旁伺候着,为守备夫人端茶递水,就像是婢女一样 。
知府夫人哪见过这种阵势?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见主人尴尬,守备夫人转头吩咐转运使夫人道:“你这样太过拂逆主人的热情了,你可以上桌了,坐下来一起吃饭吧 。”语毕,转运使夫人再次跪在地上千恩万谢,然后惴惴不安地坐在一旁,紧张地连菜都不敢夹 。反观守备夫人,她根本不顾知府夫人诧异的目光,该吃吃,该喝喝,一副主人的派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