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有隆中对,郭嘉有十胜十败论,相比之下,他们谁更?强?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见识到了乱世纷争,见识到了尔虞我诈,更见识到了天下英雄的英勇不凡与各方谋士的智计无双 。诸葛亮在三国中被称为“卧龙”,其智力是天下公认的,他的隆中对更是体现了自己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和对今后的规划 。然而,在史书上被称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的郭嘉,也在曹操面前列出了十胜十败论 。那么,通过对诸葛亮的隆中对和郭嘉十胜十败论加以分析,他们俩究竟谁更强?

诸葛亮有隆中对,郭嘉有十胜十败论,相比之下,他们谁更?强?

文章插图
郭嘉出生于颍川,他在少年的时候就预见天下即将大乱,他没有诸葛亮名显于世,而是默默地结交天下豪杰,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郭嘉原来在袁绍的手下做事,后转入曹操麾下,他经常在曹操的身边出谋划策,使其避免了很多次损失 。当曹操发展壮大之后,就自然而然地和袁绍硬碰硬,此时的曹操心里很是担忧,他不知道能不能战胜袁绍,而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却犹如给他吃了一个定心丸 。
诸葛亮有隆中对,郭嘉有十胜十败论,相比之下,他们谁更?强?

文章插图
【诸葛亮有隆中对,郭嘉有十胜十败论,相比之下,他们谁更?强?】《十胜十败论》: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虽兵强,无能为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 。郭嘉在《十胜十败论》中长篇大论,从头到尾就是一句话:袁绍哪都不行,绝对不是曹操对手 。当他给曹操树立完信心,而在曹操志得意满之际,他却始终没有告诉曹操具体的致胜方法,只是分析胜率 。
诸葛亮有隆中对,郭嘉有十胜十败论,相比之下,他们谁更?强?

文章插图
而曹操帐下的另一名谋士荀彧,则给出了曹操具体意见:绍兵虽多而法不整……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荀彧早就料定颜良文丑会一战击杀,而田丰会得罪袁绍,许攸也一定会叛逃 。这才是谋士的正确打开方式,而郭嘉只是在大概率上分析袁绍的弱点,而具体的对战方法却不知道,可见《十胜十败论》就相当于一篇歌颂曹操的洗脑文 。
诸葛亮有隆中对,郭嘉有十胜十败论,相比之下,他们谁更?强?

文章插图
反观诸葛亮,他从董卓得势开始分析: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他把刘备要走的每一步都考虑的很周到,取荆州,入巴蜀,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还要和孙权搞好关系,在发生变动的时候要怎么做,等等 。诸葛亮把具体的行动方案都考虑的很周到,而他也在一直按照《隆中对》的方案实施,刘备后来得以成功称帝就证明了这一点 。
诸葛亮有隆中对,郭嘉有十胜十败论,相比之下,他们谁更?强?

文章插图
因此,诸葛亮的《隆中对》更像是一份周密分析的行动指南,充分体现了他的不可替代性,也体现了他军事家的素养;而郭嘉只是一个谋略家,他也许会猜出诸葛亮的心思,却无法准确地排兵布阵 。相比之下,还是诸葛亮更胜一筹,大家认为呢?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侄子传皇位给叔叔:唐武宗驾崩后,其叔叔李忱为何能坐上龙椅
皇位传承,自古有之 。按照宗法规定,皇位传承都遵循“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原则 。新皇帝登基,都会在嫡长子或贤能之子中册立太子,安定国本,安定民心 。如果皇帝实在没有儿子,其皇位就传给自己的弟弟 。比如明朝后期的天启皇帝没有子嗣,就把皇位传给了弟弟崇祯 。一般来说,父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