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留不下饿了么CTO( 二 )


在技术和人才的加持下,饿了么市场份额不断上升 。2016年,饿了么的外卖市场占有率达36.4%位居第一,美团外卖以30.1%的市场份额居于第二,百度外卖占比21.8%为第三 。
转折发生在2017年 。彼时饿了么开始被反超,市场份额出现明显下滑,上半年交易份额比美团少了10个百分点 。2018年4月,饿了么被阿里以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5亿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事情似乎迎来了转机 。
但在阿里对本地生活的资源注入下,饿了么的市场份额不升反降 。2018年上半年,饿了么交易额被美团甩远了23个百分点 。
彼时,阿里本地生活公司总裁王磊立下Flag,饿了么的目标是至少占据50%的市场份额 。但在2019年之后,王磊带队的阿里本地生活,开始避市场份额不谈 。而据Trustdata最新数据,2020 年第一季度,饿了么加上星选共计拿下近31%交易份额,美团外卖则达到了67.3%,比饿了么高出36个百分点 。
被阿里收购之后,饿了么后续的战略制定与宣布,很少再出现张雪峰这样原始团队高管的身影 。而据财经涂鸦报道,本地生活技术的主导权给到了王磊极为看重的一员大将前口碑CTO李杨东 。
颇为讽刺的是,饿了么原高管团队相继退出,团队决策权不断集中在阿里系高管手中,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却只退不进 。
6月19日,饿了么宣布旗下所有业务系统、数据库设施等均已迁移至阿里云,上云后高峰期饿了么可以支持1亿人同时在线点单 。
当时,张雪峰最后一次以饿了么首席技术官的身份发声 。他称,饿了么上云从今年年初开始启动,2个月就完成了迁移工程,借助阿里云的AI算力和技术,骑手可以得到动态的最优路线,外卖能最快时间送达 。“这对饿了么的技术进步是又一个关键的里程碑 。”
这个里程碑代表着饿了么与阿里的加速融合,但对他而言,也意味着饿了么与原始团队的彻底剥离,不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的 。
【本文作者李玲,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虎嗅网授权发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 。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