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如何养生


小暑如何养生

文章插图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那么小暑如何养生比较好呢?
小暑以迟睡早起为宜
【小暑如何养生】夏季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做一些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宜.定时起睡最好,可保护生物钟不受影响.小暑时节,应该遵循定时起睡的原则.虽然个体差异很大,但大多数人可能是这样:晚上10点-11点就寝,早上5点半-6点半起床;午饭后半小时进行短时午睡.此外,三餐及锻炼、用脑、休闲的时间均应明确.这种“定时”在夏季,尤其是盛夏时节尤为重要.炎热的天气影响人们的睡眠,尤其使人睡得不深不甜.但是一旦养成了定时就寝的习惯,就比较容易排除气候对睡眠的干扰,上床不久即可入睡,并且很快转入深睡,早晨也容易自然醒来,而且醒后有舒适惬意感.
小暑衣着勿赤膊
夏天的时候有些人喜欢在夏天光着上身乘凉,认为赤膊凉爽.其实未必如此.养生专家张东生说,当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赤膊不但不凉爽,反而会感到更热.因为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还和皮肤辐射有关.当外界温度超过37℃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来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来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使人感到更加闷热.所以,盛夏时节最好不要光着上身,相反,应适当穿些衣物,一来可隔热,二来可以阻挡紫外线的照射.
对于冷饮不可多吃
夏季适量吃冷饮可防暑降温但冷饮吃得太多则有害无益胃肠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就会加快蠕动,缩短食物胃肠里的停留间直接影响人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由于夏季气温高体内的热量不易散发胃肠内的温度也比较高,如果骤然受到大量的冷刺激有可导致胃肠痉挛引起腹痛.
外出应调整时间,避免中午高温外出
有些老人此季节中常感到烦躁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甚至头晕胸闷恶心等这些症状,中医讲“暑伤气”,民间则说“苦夏”.对此可适当进补,以补充身体中气之不足,并且要保证睡眠的充足并利用午睡间以弥补夜晚睡眠之不足.
对于瓜果也不过量食用
夏季瓜果对维持人体内酸碱度平衡有很好的作用,但过量食用会增加肠胃负担重则会造成腹泻,这由于此节气中阴气已生所以生冷硬的食物便会对肠胃有所伤害.
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
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